团体标准网
ICS 13.030.10 CCS Z71 团体 标准 T/QGCML 618—2023 煤矸石排放与治理方法 Coal gangue discharge and treatment methods 2023 - 01 - 12发布 2023 - 01 - 27实施 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618 —2023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3 3 术语和定义 ................................ ................................ ......... 3 4 总则 ................................ ................................ ............... 3 5 工作流程及方法 ................................ ................................ ..... 3 6 重点管控 ................................ ................................ ........... 6 附录A(规范性) 矸石排放、处置检查内容 ................................ ............... 8 附录B(资料性) 矸石排放、碾压作业记录表 ................................ ............. 9 附录C(资料性) 覆土土质现场检验表 ................................ .................. 10 附录D(资料性) 平台分区域覆土厚度现场检验表 ................................ ........ 11 附录E(资料性) 平台土质、厚度、平整度检验记录表 ................................ .... 1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618 —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 阳泉煤业集团矸石山治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参与起草单位: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运输部、山西国辰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 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刘斌、解强、冯鑫、赵向荣、吕安宇、王董平 、王增田、梁思敏、徐旭峰、李 坚、李立文 、 段建田、赵成光、孔繁荣、刘利红、吴少鹏、刘权 、张嘉帆、张建武、荆双玉、高鑫。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618 —2023 3 煤矸石排放与治理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煤矸石排放与治理方法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工作流程及方法、重点管控。 本文件适用于煤矸石的排放、治理及矸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 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 5021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HJ 651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 (试行) DB14/T 1755 煤矸石堆场生态恢复治理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HJ 65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挡矸坝the gangue dam 设置在矸场底部,为防止煤矸石滑落的 人工构筑物。 3.2 塄头 at the junction 排矸堆坡面顶端与排矸区域相交接区域。 3.3 围堰 cofferdam 马道外边缘及排矸道路两侧设置高度不低于的 500mm的挡水设施。 3.4 黄土隔离层 loess isolation layer 排矸平台排至设计标高后上部覆盖的 500mm的黄土层。 3.5 山体清表 mountain clear table 对煤矸石排放过程中接触到的山体上的杂草、树木及乱石进行清理。 4 总则 4.1 煤矸石排放与治理方法需符合 GB 18599、GB 50215 、DB14/T 1755 等相关标准及规范,煤矸石排 放与治理工作验收内容见附录 A。 4.2 煤矸石排放与治理工作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机构负责人负责煤矸石排放与治理工作的全过程管 理。 5 工作流程及方法 5.1 工作流程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618 —2023 4 煤矸石排放与治理工作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a) 地界确认; b) 新起平台; c) 排矸碾压; d) 黄土覆盖; e) 平整碾压。 5.2 地界确认 a) 依照审定施工 图明确地界范围、排放方式、平台马道坡度等关键技术内容,新启用排矸场设 置挡矸坝; b) 进行界桩维护,禁止超地界排放,禁止清表覆土超地界,做到全程日常监督管理。 5.3 新起平台 新起平台时做到已下内容,示意图如图 1: a) 根据交底施工图纸确定新起平台位置,选取平台成型后最低点(或最高点)开始排矸,按照 先马道、坡面后平台的顺序进行布置,排矸平台每层绘制分区域排放平面示意图,注明排矸 顺序及排矸方向,便于平台排水坡度的形成; b) 根据排矸规划和示意图确定排矸顺序,提前做好山体清表并覆盖 0.5m 黄土隔离层,不得将 矸石直接与自然山体相 接,做到不覆土验收不排矸 ; c) 提前做好山体清表工作并根据设计要求做好防渗层 ; d) 收集整理矸石排放、沿山体清表覆土等验收资料及照片,按月存档报备。 图1 分层覆土示意图 5.4 排矸碾压 5.4.1 按照审定示意图进行排矸作业,并填写作业记录表形成全过程记录,记录表格式如附录 B。排 矸碾压工作要定期进行现场抽查,工艺流程如下: a) 按照交底施工图要求及审定示意图分区排放,排矸平台每间隔 50m 设置标高指示杆(指示杆 高度一般为 4.5m),矸石与周边自然山体接壤处用石灰线标注标高,确保排矸平台达到设计 标高及排水坡度要求; b) 排至坡面位置时, 根据坡面坡度一般为 1.2,计算矸石自然坡底位置,洒醒目石灰线标注, 严格按照标杆进行排矸作业,严禁擅自更改和移动标杆; c) 矸石排放后开展推平、碾压工作,推土机推平垂直于排矸方向,根据平台排水方向采取由高 向低或由低向高顺向推平的方式,推平后平台标高应高于设计标高 0.5m;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QGCML 618 —2023 5 d) 压路机碾压不少于 5 次,即静压 1 次进行初平,震压 1 次进行初夯,静置半日自然沉降后 震压 1 次达到压实效果,复测平台标高及平整度后,进行二次铺垫、平整,平整后再震压 1 次达到表层密闭效果,最后静压 1 次达到设计标高及平整度参数要求 ; e) 标高及平整度误差均不得超过± 20cm,严禁出现明显坑洼不平的情况,要求车辆行驶基本无 明显颠簸; f) 矸石排放至自然坡坡底线后,由测量人员按照施工图放坡要求进行放线,坡底、坡顶严格按 照坐标位置洒醒目石灰线标注,严格按照放线位置放坡; g) 坡面坡度≥ 1:2.5时,必须采用压路机碾压,碾压要求与平台碾压要求一致,不得采用挖掘机 碾压夯实; h) 矸石平台标高每升高 5m预留宽度不小于 6m的马道,即平台坡顶线至上一层平台坡底线间距 不小于 6m,马道要求“外高里低”按照纵向 1.5%坡度形成坡底排水、横向 5-8‰坡度将马 道汇水排至截 洪沟。 5.4.2 复核坡面坐标、平台标高、平整度、压实度,合格后立即组织黄土覆盖工作。 5.5 黄土覆盖 5.5.1 及时组织黄土覆盖工作: a) 黄土隔离层的覆土面积必须满足排矸进度要求,且可排矸区域面积保持在 10

pdf文档 T-QGCML 618—2023 煤矸石排放与治理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QGCML 618—2023 煤矸石排放与治理方法 第 1 页 T-QGCML 618—2023 煤矸石排放与治理方法 第 2 页 T-QGCML 618—2023 煤矸石排放与治理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14 09:27:2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