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20 CCS B 30/39 2310 牡丹江市 地方 标准 DB 2310/T 077—2022 富硒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2022 - 12 - 12发布 2023 - 01 - 11实施 牡丹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2310/T 077 —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刘姿彤、王延锋、钱华、赵跃坤、孙久翔、史磊、王金贺、盛春鸽、张鹏、于 海洋、赵静、齐玉鑫、赵鹤、王晓梅、傅迎军、张星哲。 DB 2310/T 077 —2022 1 富硒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富硒黑木耳栽培的产地环境、 菌种、 硒源、 生产工艺流程、 栽培菌包制作、 栽培管理、 病虫害防治、硒含量检测、包装与贮藏和生产档案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代料栽培富硒黑木耳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5009.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硒的测定 GB/T 8321 (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19169 黑木耳菌种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1972 水溶肥料钠、硒、硅含量的测定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 件 NY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富硒黑木耳 在黑木耳栽培过程中,栽培基质及子实体表面施用补硒产品,通过黑木耳体内的生理生化反应,将 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富集在黑木耳子实体中,硒含量≥ 0.15 mg/kg 称之为富硒黑木耳。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 NY/T 5010 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的规定, 土壤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的规定。 5 菌种 菌种选择 5.1 DB 2310/T 077 —2022 2 应选用适于黑龙江省栽培、发菌出耳及转潮快、抗逆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经省级以上农 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的品种。 菌种生产 5.2 菌种生产应符合 NY/T 528 的规定。 菌种质量要求 5.3 菌种质量应符合 GB 19169的规定,要求菌丝生长健壮,长势均匀,生活力强,无老化、退化脚变现 象,菌龄适宜。 6 硒源 生物活性硒。 7 生产工艺流程 基质富硒生产工艺 7.1 原料处理→拌料(添加生物活性硒肥)→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开口、催芽→出耳 管理→采收、晾晒。 喷施富硒生产工艺 7.2 原料处理→拌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培养→开口、催芽→出耳管理(喷施生物活性硒 肥)→采收、晾晒。 8 栽培菌包制作 栽培原料 8.1 栽培基质宜选择新鲜、 无霉变、 无虫蛀的原材料作为主料和辅料, 主料为阔叶树木屑, 辅料为麸皮、 稻糠、石膏、石灰等,且应符合 NY 5099规定。 参考配方 8.2 配方1:木屑88%,麸皮11%,石膏1% 配方2:木屑87% ,麸皮(稻糠) 10%,豆饼粉 2%、石膏1% 以上配方的含水量均在 55%~58%,pH调至6.5~7.0。 原料处理 8.3 原料需要过筛,提前 12 h~24 h将硬质阔叶木屑添加 适量清水或 0.5%石灰水软化处理。 拌料 8.4 按照配方称量好各种培养料,先把辅料混匀后再与主料混合均匀,调节含水量和 pH达到配方要求。 基质富硒的栽培袋,拌料时添加生物活性硒肥,栽培基质干基硒含量 2 mg/kg~4 mg/kg(以纯硒计)为 宜。 DB 2310/T 077 —2022 3 装袋与封口 8.5 采用(16.5 cm~17 cm)×(33 cm~38 cm)×(0.04 mm~0.06 mm)适合常压或高压的食用菌菌 袋,进行机械装袋,装袋松紧适度。装袋后用塑料棒封口,塑料菌袋无拉薄、磨损、刺破的现象。 灭菌 8.6 采用常压灭菌,锅内温度迅速达到 100 ℃,温度保持 10 h~12 h,停火后再焖 3 h~5 h。采用高压 灭菌,温度达到 121 ℃~125 ℃,保持 2.5 h~3 h,停火后再焖 0.5 h~1.5 h。 冷却 8.7 灭菌后的料袋移至冷却室冷却。 接种 8.8 料袋温度降到 25 ℃~30 ℃时进行接种,接种应按无菌操作进行。 菌丝培养 8.9 暗光培养。接种后 1 d~7 d菌包料温控制在 26 ℃~28 ℃,8 d~20 d后料温控制在 22 ℃~25 ℃, 第21 d后料温控制在 18 ℃~21 ℃。培养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小于 40%,注意通风排潮,保持空气清新。 9 栽培管理 开口 9.1 采用机械开口,开“ 1”、“Y”、“O”、“V”等形小口,开口大小 0.3 cm~0.6 cm,深度0.5 cm~ 0.8 cm,开口数量 180~240个/袋。 出耳管理 9.2 9.2.1 基质富硒 基质富硒栽培时,正常出耳管理,控制空气相对湿度 80%~90%,温度15 ℃~28 ℃。 9.2.2 喷施富硒 喷施富硒栽培时,将生物活性硒肥 0.2 g~1.1 g(以纯硒计)加 30 L水稀释,均匀喷施到 4000个~ 5000个栽培袋上。第一潮耳长至 0.3 cm~0.5 cm时,喷施第一次;第一潮耳长至 0.8 cm~1.0 cm 时, 喷施第二次;第二潮耳长至 0.3 cm~0.5 cm时,喷施第三次;第二潮耳长至 0.8 cm~1.0 cm 时,喷施 第四次。控制空气相对湿度 80%~90%,温度15 ℃~28 ℃。 采收与干制 9.3 9.3.1 采收标准 耳片充分舒展变软,耳基收缩,耳边内卷,肉质肥厚,腹凹面见少量孢子粉,应及时采收。 9.3.2 采收方法 采收前应停水 2 d~3 d,待耳根收缩、耳片略有收拢但未完全干缩时采收,采收要采大留小。喷施 富硒时,采收前 10 d停止喷施生物活性硒肥。
DB2310-T 077-2022 富硒黑木耳栽培技术规程 牡丹江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1-14 09:27:18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441.3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28920-2012 教学实验用危险固体、液体的使用与保管.pdf
GB-T 32921-201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技术产品供应方行为安全准则.pdf
GB-T 28181-201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pdf
ISO IEC 20924 2024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nd digital twin — Vocabulary.pdf
GB-T 37076-2018 信息安全技术 指纹识别系统技术要求.pdf
T-NIFA 22—2023 金融数据安全应急响应和处置指引.pdf
GB-T 43557-2023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信息报送指南.pdf
GB-T 33857-2017 节能评估技术导则 热电联产项目.pdf
GB-T 26251-2010 氟及氟氮混合气.pdf
GB-T 7894-2023 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要求.pdf
GB-T 17874-2021 电子特气 三氯化硼.pdf
GB-T 43692-2024 量子通信术语和定义.pdf
GB-T 42866-2023 煤化工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导则.pdf
SL-T 793-2020 河湖健康评估技术导则.pdf
DB-T 10-2016 数字强震动加速度仪.pdf
GB-T 21286-2007 充气轮胎修补.pdf
GB-T 12346-2021 经穴名称与定位.pdf
T-CSAE 90—2019 汽车用电动热泵空调系统性能测试规范.pdf
GB-T 7256.1-2022 民用机场助航灯具 第1部分:一般要求.pdf
GB-T 3324-2017 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pdf
1
/
3
5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441.3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