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EJIANG MADET/ZZB 0304 —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牵头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宁波德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缝制机械协会、浙江杰克股份有限公司、宁波
市北仑区霞浦诚天梭头制造有限公司、 遂昌鑫五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纺织服装技术学院 (排名不分前后)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风来、周山山、黄伟、李创、张金国、陈汉荣、庞浩。
本标准由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负责解释。
ZHEJIANG MADET/ZZB 0304 —2018
1 工业缝纫机用高速平缝机旋梭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缝纫机用高速平缝机旋梭的术语和定义、结构和主要尺寸、基本要求、技术要
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质量承诺。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缝纫机用高速平缝机旋梭(以下简称“旋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06 —2008 棉本色布
GB/T 1222—2016 弹簧钢
GB/T 1957—2006 光滑极限量规 技术条件
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
划
GB/T 3077—2015 合金结构钢
GB/T 4340.1—2009 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 1 部分:试验方法
GB/T 4515—2008 线迹的分类和术语
GB/T 6836—2007 缝纫线
GB/T 30420.1—2013 缝纫机术语 第1部分:基础术语
QB/T 1177—2007 工业用缝纫机 噪声级的测试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4515—2008和GB/T 30420.1—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交织 intrajacing
一根缝线穿过另一根缝线的线环,或围绕另一根缝线。
3.2
锁式线迹 lock stitch 一组缝线(一根或数根)的线环,穿入缝料后与另一组缝线(一根或数根)交织而形成的线迹。
3.3
浮线 loose stitch 构成线迹的缝线与缝料结合不紧密。
ZHEJIANG MADET/ZZB 0304 —2018
2 3.4
断线 thread breakage
缝纫过程中,缝线产生断裂。
3.5
跳针 skipped stitch
缝纫过程中,形成不连续的线迹。
4 结构和主要尺寸
4.1 结构
旋梭由外梭、内梭、内梭压板和导线板组成。
4.2 型式
旋梭由外梭勾线尖勾住针线线环, 通过旋转将线环扩大并绕过装有梭线的内梭, 使针线与梭线交织,
形成锁式线迹。
4.3 旋梭主要组件及名称
主要组件及名称见图 1。
图1
4.4 旋梭主要尺寸
4.4.1 外梭主要尺寸
外梭主要尺寸见图2 。
ZHEJIANG MADET/ZZB 0304 —2018
3 单位为毫米
图2
4.4.2 内梭主要尺寸
内梭主要尺寸见图3 。
单位为毫米
图3
4.4.3 外梭、内梭主要装配尺寸
外梭、内梭主要装配尺寸见图4 。
ZHEJIANG MADET/ZZB 0304 —2018
4 单位为毫米
图4
5 基本要求
5.1 设计研发
应采用计算机软件设计旋梭结构,分析不同的缝纫面料、缝线、服装工艺对旋梭的影响,并试验验
证缝纫性能、运转噪声、使用寿命的可靠性。
5.2 原材料
5.2.1 外梭、内梭、内梭压板,应选择 GB/T 3077—2015 规定的20Cr合金结构钢。
5.2.2 导线板,应选择 GB/T 1222—2016 规定的65Mn弹簧钢。
5.3 制造工艺
5.3.1 应具备碳氮共渗或真空渗碳 热处理加工设备。
5.3.2 应具备高精度数控加工研磨设备,完成Φ 7.94mm内孔、内梭导轨和外梭导轨槽研磨加工 工序。
5.4 检测能力
应具备合金结构钢、弹簧钢材料成份分析仪器,具备旋梭专用的缝纫性能、运转性能、表面硬度和
配合间隙项目的检测设备及能力。
6 技术要求
6.1 外观质量
ZHEJIANG MADET/ZZB 0304 —2018
5 6.1.1 过线部位应光滑、无锐棱,表面粗糙度不应高于 0.2 Ra。
6.1.2 表面应无锈斑、可见裂纹、划痕等缺陷。
6.1.3 内梭压板螺钉、导线板螺钉头部应低于压板及导线板表面,螺钉槽口应光滑无毛刺。
6.2 主要尺寸
6.2.1 外梭主要尺寸应符合本文件图 2规定的要求。
6.2.2 内梭主要尺寸应符合本文件图 3规定的要求。
6.2.3 外梭、内梭主要装配尺寸应符合 本文件图 4规定的要求。
6.2.4 外梭、内梭轴向、径向配合间隙应在 0.02 mm~0.06 mm之间。
6.3 运转性能
6.3.1 旋梭装配后,运转时应无异常声响。
6.3.2 旋梭运转噪声,其声压级不应大于 78 dB(A)。
6.3.3 具有润滑装置的旋梭,润滑性能应良好。
6.4 缝纫性能
旋梭的缝纫性能应良好,缝纫过程中应符合以下要求:
a) 断线率不应大于 0.2 ‰;
b) 跳针率不应大于 0.2 ‰;
c) 浮线率不应大于 0.2 ‰。
6.5 表面硬度
旋梭各主要组件的表面硬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外梭表面硬度值不应低于 650 HV1;
b) 内梭表面硬度值不应低于 650 HV1;
c) 内梭压板表面硬度值不应低于 650 HV1;
d) 弹簧钢导线板表面硬度值不应低于 440 HV1。
7 试验方法
7.1 外观质量
7.1.1 用粗糙度检测仪或粗糙度样板进行测试。
7.1.2 在光照度为(600 ±200)lx光线下,检验距离为 250 mm,目测检查判定。
7.1.3 目测、手感检查判定。
7.2 主要尺寸
7.2.1 外梭主要尺寸
外梭主要尺寸按下列方法进行测量:
a) 将外梭的 下平面放置在测量平板上,用精度不低于 0.01 mm 的高度尺测量 22.5 mm 的高度尺
寸;
b) 将测量芯棒插入外梭内孔并固定于 V 型铁上,用精度不低于 0.01 mm 的高度尺测量 R 16.2 mm
的半径尺寸;
ZHEJIANG MADET/ZZB 0304 —2018
6 c) Φ7.94 mm 孔径,采用精度不低于 0.001 mm 的内径千分尺或用满足 GB/T 1957—2006 规定的精
度等级为 IT6 的塞规测量,其通规能通过、止规不能通过为合格。
7.2.2 内梭主要尺寸
内梭主要尺寸按下列方法进行测量:
a) 采用精度不低于 0.01 mm 的外径千分尺测量内梭底平面厚度, 将内梭的底平面放置在测量平 板
上,用精度不低于 0.01 mm 的高度尺测量底平面至被测平面的高度,分别减去底平面厚度,计
算 11.9 mm 和1mm的距离尺寸 ;
b) 采用精度不低于 0.01 mm 的内、外径千分尺或游标卡尺分别测量 Φ22.8 mm、Φ4.4 mm 的内、外
径尺寸;
c) 采用精度不低于 0.01 mm 的游标卡尺分别测量 Φ2.3 mm、Φ5.5 mm 的外径尺寸;
d) 3.6 mm、3.2 mm 槽宽尺寸,采用精度不低于 0.01 mm 的游标卡尺或专用塞规 测量,其通规能通
过、止规不能通过为合格;
e) 3.0 mm、0.3 mm 位置尺寸,采用工具显微镜测量 。
7.2.3 外梭、内梭主要装配尺寸
外梭、内梭主要装配尺寸按下列方法进行测量:
a) 将旋梭的下平面放置在测量平板上,用精度不低于 0.01 mm 的杠杆百分表分别测量 1.65 mm、
(0~0.35 )mm、0.25 mm、2.25 mm 的配合尺寸;
b) 采用精度不低于 0.01 mm 的游标卡尺测量 0.6 mm 的距离尺寸;
c) 将测量芯棒插入旋梭内孔并固定于 V 型铁上,用精度不低于 0.01 mm 的高度尺测量 R 17.6 mm
的半径尺寸。
7.2.4 外梭、内梭轴向、径向配合间隙
外梭、内梭轴向、径向配合间隙按下列方法进行测量:
a) 将测量芯棒插入旋梭内孔并固定于 V 型铁上,转动内梭使定位勾槽左侧面与外梭钩线尖对
齐,用量程为 500 g(4.9 N)推拉力计在内梭梭门槽位置沿内孔中心线垂直施加 200 g(1.96 N)
推、拉力,精度不低于 0.001 mm 的千分表测得的最大读数减去最小读数为轴向配合间隙。测
量示意图见图 5;
图5
ZHEJIANG MADE
T-ZZB 0304—2018 工业缝纫机用高速平缝机旋梭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6:0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