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020
C 05
团体标准
T/CACM 1149—2019
代替ZYYXH/T 28 -2008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腹痛
Guidelines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in Chinese
medicine—Abdominal pain
2019-01-30发布 2020-01-01 实施
中 华 中 医 药 学 会 发布 T / C A C M T / C A C MT/CACM 1149—2019
I 序 言
为落实好 2014 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中医药标准制修订项目工作任务 ,受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 政策法规与监督司 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 开展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项目进行技术指导
和质量考核评价 、审查和发布等工作。 此次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制修订项目共计 240项,根据学科分为
内科(含糖尿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骨伤科、肛肠科、皮肤科、肿瘤科、整脊科、耳鼻
喉科11个专业领域 ,分别承担 部分中医临床诊疗 指南制修订任务。根据《 2015年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
修订项目工作方案》 (国中医药法监法标便函〔 2015〕3号)文件要求 ,中华中医药学会 成立中医临床
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 11个学科领域专家指导组, 指导项目组按照双组长制 开展中医临床诊
疗指南制修订工作 (其中有 8个项目未按期开展)。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的指导
下,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起草印发了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技术要求(试行)》《中医临床
诊疗指南制修订评价方案(试行)》《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草案)格式说明 及规范(试行)》等文件,
召开中医临床 诊疗指南制修订培训会及论证会 20余次,组织专家近280余人次召开 25次中医临床 诊
疗指南制修订项目审查会,经 2次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审议,完成中医临床 诊疗指
南制修订工作。 其中,有 171项作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发布, 56项以中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结题, 5
项中医临床诊疗专家建议结题。 按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审议结果,结合各项目组实际情况,对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进行编辑出版 ,供行业内参考使用 。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
顾 问:王永炎、李振吉、晁恩祥 。
组 长:张伯礼。
副组长:桑滨生、蒋 健、曹正逵、洪 净、孙塑伦、汪受传、唐旭东 、高 颖。
成 员:谢雁鸣、李曰庆、裴晓华、罗颂平、杜惠兰 、金 明、刘大新、杨志波、田振国、朱立
国、花宝金、韦以宗、毛树松、卢传坚、赵永厚 、刘建平、王映辉、徐春波、郭 义、何丽云 、高
云、李钟军、郭宇博、李 慧。
秘 书:苏祥飞、李 慧。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指导组
学术委员会:王永炎、张伯礼、吴以岭、孙伟正、李乾构、沈绍功、张学文、胡荫奇、凃晋文、
姜良铎、沈庆法、姚乃礼、晁恩祥、钱 英、陈绍宏 。
组 长:孙塑伦。
副组长:唐旭东、高 颖。
成 员:李建生、冼绍祥、周亚滨、刘建平、张洪春、何立群 。
秘书组:赵宜军、赵进喜、常静玲、林芳冰 。
T / C A C M T / C A C MT/CACM 1149—2019
II 目 次
前言 ................................ ................................ ................. Ⅲ
引言 ................................ ................................ ................. Ⅳ
1 范围 ................................ ................................ .............. 1
2 术语和定义 ................................ ................................ ........ 1
3 临床诊断 ................................ ................................ .......... 1
3.1 中医诊断 ................................ ................................ ...... 1
3.2 西医诊断 ................................ ................................ ...... 2
3.3 中医鉴别诊断 ................................ ................................ .. 2
4 临床治疗与推荐意见 ................................ ................................ 2
4.1 辩证论治 ................................ ................................ ...... 2
4.2 其他疗法 ................................ ................................ ...... 4
5 预防与调护 ................................ ................................ ........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指南质量方法学策略 ................................ ...............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文献评价 表格工具 ................................ ................. 9
参考文献 ................................ ................................ ............ 14
T / C A C M T / C A C MT/CACM 1149—2019
III 前 言
本指南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指南代替 ZYYXH/T 28-2008《腹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 》,与 ZYYXH/T 28-2008相比,主要变化
如下:
——删除了腹痛与干霍乱的鉴别(见 2008年版的1.2.2);
——修改了关 于腹痛的西医疾病范畴 (见2);
——删除了辨证论治中中药剂量的标注(见 2008年版的2.1-2.6);
——增加了腹痛与胁痛的鉴别(见 3.3);
——修改了中医辨证分型的顺序以及推荐方药的内容(见 4.1)。
——增加了辨证论治中方剂循证医学证据等级(见 4.1);
——增加了其他疗法中中药灌肠、中药贴敷等内容(见 4.2);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指南主要起草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本指南参与起草单位: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中医
药大学附属曙光 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 属盛京医院、天津 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 学
第二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广
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 。
本指南主要起草人: 张声生,谢胜,唐志鹏,林江,陈苏宁,周正华,李慧臻,刘绍能,迟莉丽,
任顺平,黄绍刚,吴兵,黄穗平,沈洪,王垂杰,胡镜清,张正利,赵鲁卿,汪正芳。
本指南所代替指南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YYXH/T 28 -2008。 T / C A C M T / C A C MT/CACM 1149—2019
IV 引 言
本指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 2014年中医药部门公 共卫生服务补助基资金中医药标准 制修
订项目》之一,项目负责部门中华中 医药学会,在中医临床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消化科专家指导
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修订过程与任何单位、个人无经济利益关系。
本指南主要针对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主要包括功能性腹痛、肠易激综合征、胰腺炎、胆囊炎
等消化系统 疾病,提供中医药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为中医临床提供参考。主要目的是推荐有循证医学证
据的腹痛病中医诊断与治疗,规范中医临床诊疗过程。
目前国内“腹痛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于 2008年颁布,本次指南制修订旨在 对中
医腹痛病的 诊断及治疗做一次梳理,明确腹痛 病的病名诊 断、证候诊断、鉴别诊断及治 疗规范。
本指南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在中医临床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和中医消化病专家指导组的
指导、监督下实施,文献评价小组确定筛选证据的标准,并通过检索 CNKI数据库,筛选出符合纳入标
准的文献共 175篇,并进
T-CACM 1149—2019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 腹痛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3 11:35:1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