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31-030
L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5494—2010
代替GB/T9506.3—1998,GB/T6626.2—1986,GB/T6625—1986
吸
气剂成分分析测试方法
Testmethodsforcompositionanalysisofgetters
2010-12-01发布 2011-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是将以下标准整合后进行修订的:
———GB/T9506.3—1988《蒸散型钡吸气剂载料和膜中钡量的测定》;
———GB/T6626.2—1986《释汞吸气剂性能测试方法 释汞吸气剂含汞量的测试方法》;
———GB/T6625—1986《掺氮吸气剂含氮量测试方法》。
本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新增GB/T4314《吸气剂术语》;
———将原标准中非国际单位制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体积比浓度、当量浓度等修订为国际单位制;
———取消了原GB/T9506.3—1988《蒸散型钡吸气剂载料和膜中钡量的测定》中对测试仪器的产
地、型号的限制,并将相应的操作步骤进行了修订;
———修订了原GB/T9506.3—1988《蒸散型钡吸气剂载料和膜中钡量的测定》中一些标准溶液配
制的计算错误;
———增加蒸散型吸气剂镍含量测试原理、测试方法;
———将各测试方法的内容结构调整为一致;
———根据GB/T1.1—2000的要求进行格式修订。
本标准代替下列标准:
———GB/T9506.3—1988《蒸散型钡吸气剂载料和膜中钡量的测定》;
———GB/T6626.2—1986《释汞吸气剂性能测试方法 释汞吸气剂含汞量的测试方法》;
———GB/T6625—1986《掺氮吸气剂含氮量测试方法》。
本标准由全国半导体设备和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华东赛斯真空材料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中国
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薛函迎、郭卫斌、张巨先、刘筠。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9506.3—1988;
———GB/T6626.2—1986;
———GB/T6625—1986。
ⅠGB/T25494—2010
吸气剂成分分析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蒸散型钡吸气剂载料和蒸散钡膜中钡量的测定方法、释汞吸气剂含汞量的测试方法、
掺氮吸气剂载料中含氮量的测试方法、蒸散型吸气剂镍含量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真空器件用吸气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4314 吸气剂术语
3 术语
GB/T4314所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蒸散型钡吸气剂载料和膜中钡量的测定
4.1 重量法
4.1.1 适用范围
重量法适用于吸气剂载料中钡的测定,当蒸着钡膜中的钡量大于20mg时,也适用于蒸着钡膜中
钡的测定。
4.1.2 原理
将吸气剂载料中的钡或蒸着钡膜中的钡以硫酸钡的形式沉淀,沉淀物经过过滤、灰化和灼烧后称
重,换算成钡量。
4.1.3 试剂与材料
a) 盐酸溶液(21%):将分析纯浓盐酸和等体积的去离子水混匀;
b) 盐酸溶液(0.5%):1份分析纯浓盐酸和87.5份去离子水混匀;
c) 硫酸溶液(36%):1份分析纯浓硫酸与3份去离子水混匀。
4.1.4 设备与器皿
a) 分析天平,精度达到0.1mg;
b) 箱式电炉,最高温度1000℃;
c) 陶瓷坩埚;
d) 三角烧杯;
e) 容量瓶;
f) 无灰过滤滤纸。
4.1.5 分析步骤
4.1.5.1 取一个或多个吸气剂载料0.5g左右,置于500mL烧杯中(对于蒸着钡膜,可将蒸在玻壳上
的钡用少量0.5%盐酸溶液洗涤到500mL烧杯中),加入21%盐酸溶液25mL,加热溶解并煮至近干。
4.1.5.2 加去离子水至200mL,加热沸腾,缓缓加入36%硫酸溶液15mL,不断搅拌,使硫酸钡完全
沉淀后,再加入36%硫酸1mL左右(加入硫酸溶液应缓慢,并不断搅拌,避免沉淀飞溅出伤人)。
1GB/T25494—2010
4.1.5.3 用表面皿盖上烧杯,在(70±5)℃保温30min。然后静置12h以上,用无灰滤纸过滤,并用热
去离子水洗清至无硫酸根为止。
4.1.5.4 将滤纸一起放入已经恒重并已知重量的素瓷坩埚中灰化,然后在箱式炉内于(800~900)℃温
度下灼烧,取出称重,再次在箱式炉内于(800~900)℃温度下灼烧,取出称重,直至重量不变,将此重量
减去已经恒重的素瓷坩埚的重量得到硫酸钡沉淀重量m。
4.1.6 结果计算
4.1.6.1 吸气剂填料中钡的百分含量按式(1)计算:
Ba(%)=0.5884m
m0×100 …………………………(1)
式中:
m———硫酸钡沉淀重量,g;
m0———称取吸气剂载料重量,g。
4.1.6.2 蒸着钡膜的钡含量按式(2)计算:
Ba=0.5884×m …………………………(2)
式中:
Ba———蒸着钡膜的钡含量,g;
m———硫酸钡沉淀重量,g。
4.2 原子吸收法
4.2.1 适用范围
原子吸收法适用于钡膜中钡含量低于20mg时钡的测定。
4.2.2 原理
原子吸收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将试样喷入火焰,使待测元素的化合物离解形成原子蒸气,
当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或无极放电灯等)发射该元素特征谱线光辐射通过原子蒸气层时,该金属的基
态原子对特征谱线产生选择性吸收。在一定条件下,特征谱线的光强的减弱与试样中被测元素的浓度
成正比。通过自由基态原子对选用吸收线吸光度的测量。确定试样中该元素的浓度。
钡在空气—乙炔火焰中灵敏度低。本方法采用氧化亚氮—乙炔火焰,在波长553.55nm处,钡有
较高的灵敏度。在吸气剂不发生过蒸散的条件下,被蒸散的其他元素及其微量,对钡膜中的钡的测定不
产生化学干扰,钡的电离干扰可加入大量的钾离子克服。
4.2.3 试剂与材料
a) 盐酸溶液(0.5%):1份分析纯浓盐酸和87.5份去离子水混匀;
b) 盐酸溶液(4%):1份分析纯浓盐酸和10份去离子水混匀;
c) 钡标准溶液(1mg/mL):将1.517g分析纯的氯化钡溶于去离子水中后,稀释至1L;
d) 钾离子溶液(20mg/mL):将38.134g分析纯的氯化钾用去离子水溶解后,稀释至1L;
e) 钢瓶装乙炔气;
f) 钢瓶装氧化亚氮气。
4.2.4 设备与仪器
a) 分析天平,精度达到0.1mg;
b)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c) 容量瓶。
4.2.5 仪器准备
a) 把钡空心阴极灯装在灯架上,将波长调整为553.55nm,通带调整为0.5nm;
b) 接通仪器电源,根据仪器说明书调整灯电流,灯、吸收线的位置,使仪器工作在最佳状态;
c) 接上仪器的燃烧头,根据仪器说明书先开空气、再开乙炔气,点燃乙炔火焰,并将压力、流量调
2GB/T25494—2010
GB-T 25494-2010 吸气剂成分分析测试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2-21 14:15:4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