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31.020
L9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1297.11—2015
代替GB/T11297.11—1989
热释电材料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Testmethodfordielectricconstantofpyroelectricmaterials
2015-12-31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 言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GB/T11297.11—1989《热释电材料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本部分与GB/T11297.11—1989
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的频率范围(见第1章);
———修改了测试的大气条件(见5.1,1989年版3.1.1~3.1.3);
———修改了试样尺寸(见第6章,1989年版3.2.1);
———修改了试样要求(见第6章,1989年版3.2.2);
———修改了电容测量精度(见第7章,1989年版4.3);
———修改了试样处理(见8.1,1989年版5.1);
———增加了“先将样品盒放入恒温器内,再将样品夹具接入样品盒内”和通过仪器的开路和短路校
准,直接测得试样的电容量[见8.2d)~f)]。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部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姚春华、曹菲、董显林、王根水、王永龄。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1297.11—1989。
ⅠGB/T11297.11—2015
热释电材料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热释电陶瓷、晶体和有机材料在100Hz~100kHz范围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测量钛酸铅、锆钛酸铅、钛酸锶钡、钽钪酸铅等热释电陶瓷材料和铌镁酸铅、钽酸锂、
三甘氨酸硫酸盐族等热释电晶体材料的介电常数,也适用于测量其他类似陶瓷、晶体及有机热释电材料
的介电常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J/T11067 红外探测材料中半导体光电材料和热释电材料常用名词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SJ/T1106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测量原理
对于无限大并且电极板与介质间无间隙的平行板电介质电容器,电容量(C)按式(1)计算:
C=εε0A
d……………………(1)
式中:
C———电容量,单位为法拉(F);
ε———垂直于极板方向上的介电常数,是无单位物理量;
ε0———真空介电常数,ε0=8.854×10-14F/cm;
A———电极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cm2);
d———电极板间距,即介质试样的厚度,单位为厘米(cm)。
如果用热释电材料制成此种电容器,介电常数按式(2)计算:
ε=d
ε0AC ……………………(2)
利用精密LCR仪表测出电容量(C),即可根据式(2)计算出热释电材料的介电常数(ε)。
在测量电容量(C)时,测量引线和样品夹具存在一恒定电容(C0),与电容量(C)成并联状态。因此
实测的电容量(Cce)按式(3)计算:
Cce=C+C0 ……………………(3)
将式(3)中的电容量(C)代入式(2),则介电常数的最终表达如式(4)所示:
ε=d
ε0ACce (-C0) ……………………(4)
任何热释电材料的介电常数都是各向异性的,而根据平行板电容器原理所测出的介电常数应是垂
1GB/T11297.11—2015
直于极板方向的介电常数,因此要求试样应预先确定方向。
热释电材料都具有压电性,有些还具有铁电性,其介电常数与测试频率有关,同时还与温度、压力、
湿度、测试电压强度以及样品的老化过程等有关。因此,在测量低频介电常数时,对上述有关条件应做
出明确规定。
5 测试条件
5.1 测试的大气条件
测试的大气条件如下:
———温度:15℃~35℃;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5.2 仲裁测试的大气条件
仲裁测试的大气条件如下:
———温度:25℃±2℃;
———相对湿度:2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6 样品
测试用样品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面积为10mm2~50mm2,厚度为0.1mm~1.0mm的方形或圆形试样;
b) 试样应经细磨或抛光,表面应平整、清洁。对某些具有解理性的材料,若解理面平整,可不进
行任何加工处理;
c) 试样的两个表面应覆盖金属全电极,如银电极;
d) 试样厚度方向平行于极化轴,允许偏差±2°;
e) 试样厚度的平均偏差小于±2%。
7 设备和仪器
本试验适用的设备和仪器如下:
a) 千分尺:测量误差不大于±0.01mm的量具测量试样厚度和电极面积;
b) 样品夹具:电极引线与试样电极的连接采用弹性夹,也可用导电胶连接,弹性夹应能保证与试
样电极有良好的电接触,而且不能对试样产生较大的局部压力;
c) 样品盒:应用铜或其合金等制成,并妥善接地,对外界信号起屏蔽作用;
d) 测量引线:应采用屏蔽线,屏蔽线、精密LCR仪表接地端和试样屏蔽盒妥善连接;
e) 精密LCR仪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测试电压:测量仪器的输出电压折算成加载到试样上的电场强度,一般应小于5V/mm。
对于个别特殊的铁电性材料,测试电压应尽可能低;
2) 测试频率:范围为100Hz~100kHz,推荐频率为1kHz;频率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5%;
3) 电容的测量误差:最大允许误差为±0.05%。
f) 恒温器:温度波动范围应不大于±1.0℃;对于测试温度在居里温度附近时,恒温器温度波动范
2GB/T11297.11—2015
GB-T 11297.11-2015 热释电材料介电常数的测试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2-21 13:43:2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