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5.020 B 65 备案号:29605-2011 北 京 DB11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767—2010 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routine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ancient & famous woody plants 2010 - 12- 28 发布 2011 - 04 - 01 实施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11/T 767—2010 目 次 前言................................................................................. II 引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养护技术措施及要求 ................................................................. 1 5 管理措施及要求..................................................................... 3 6 养护管理投资定额测算方法 ........................................................... 5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责任书 .......................................... 6 附录 B(规范性附录) 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记录表 ...................................... 8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古树名木巡查记录表 .............................................. 9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古树名木异常情况报告表 ......................................... 10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古树名木登记表 ................................................. 11 参考文献............................................................................. 12 I DB11/T 767—201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林业科技推广站,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波、施海、杨志华、黄三祥、王连军、尹俊杰、张洪。 II DB11/T 767—2010 引 言 为了适应北京园林绿化行业发展要求,指导、规范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管理,使之更科学、有效, 根据《北京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文件。 III DB11/T 767—2010 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中各项养护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要求以及养护管理投资测算方 法。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古树名木的日常养护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1/T 632—2009 古树名木保护复壮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养护 maintenance 为保持古树名木正常生长,对其自身及周围环境所采取的保养维护技术措施。 3.2 管理 management 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人)为使其工作顺利进行,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协调已有的和 可以争取到的各种资源,采取合理方案实施,并监督和控制实施情况的活动。 3.3 树冠投影 crown projection 树冠所覆盖的地面面积,按树冠最外周圆垂直投影定其周界。 3.4 返青水 resume growth water 古树名木越冬后,为促进其正常发芽生长,在土壤化冻后对其进行的灌溉。 3.5 冻水 water before soil freezed 为古树名木安全越冬,在土壤即将封冻前对其进行的灌溉。 4 养护技术措施及要求 1 DB11/T 767—2010 4.1 春季养护技术措施及要求 4.1.1 整理清除古树名木枯死枝叶、病虫枝及树下病虫越冬场所等,消灭越冬病虫源。如需枝条整理 的,具体技术措施及要求按照 DB11/T 632—2009 中第 9 章及附录 A.5 的规定执行。 4.1.2 检查古树名木地上的支撑、加固、拉纤、围栏等保护设施,做好润滑、防腐等维护工作。 4.1.3 根据古树名木主要病虫害为害特点和天气状况,加强早春病虫害预测预报,应做好以下工作: a) 二月中旬开始重点防治草履蚧、油松毛虫等叶部害虫,可在常发生危害的古树名木树干上缠塑 料环或涂药环。 b) 二月下旬设饵木诱杀常绿古树蛀干害虫成虫,以双条杉天牛和小蠹甲为主,常以直径 4cm 以上、 长 1m~2m 的新鲜柏木堆,放在生长衰弱柏树附近的向阳处,引诱成虫产卵并人工捕杀成虫。 诱杀结束后及时收集饵木并销毁。 c) 三月上旬开始常绿古树名木全年第一次集中喷药封干,重点防治蛀干害虫和叶部害虫,具体技 术措施及要求按照 DB11/T 632—2009 中第 6 章及附录 A.2 的规定执行。 d) 落叶古树名木展叶后喷药防治叶部害虫,如蚜虫、介壳虫、叶螨等。具体技术措施及要求按照 DB11/T 632—2009 中第 6 章及附录 A.2 的规定执行。 4.1.4 根据当年气候特点、树种特性和土壤含水量状况,适时浇灌返青水。具体技术措施按照 DB11/T 632—2009 中 5.2.3 的规定执行。 4.1.5 二月下旬可向常绿古树名木树冠喷水,清除叶面落尘和部分害虫越冬代卵或幼虫。 4.1.6 可结合土壤和树木分析结果,进行配方施肥,以适量腐熟有机肥为宜。 4.1.7 古树名木树体有外伤的,应进行消毒、防腐保护处理。 4.2 夏季养护技术措施及要求 4.2.1 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加强夏季高温、干旱、高湿环境下古树名木病虫害的日常检查与防治。 四月中下旬至五月上旬,第二次病虫害集中防治,重点防治常绿和落叶古树名木叶部害虫。五月中下旬 生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可采取树干释放天敌生物如肿腿蜂、蒲螨等防治蛀干害虫。具体技术措施及要求 按照 DB11/T 632—2009 中第 6 章及附录 A.2 的规定执行。 4.2.2 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含水量,及时浇水并对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土壤进行中耕松土。具体技术 要求按照 DB11/T 632—2009 中 5.2.3 的规定执行。 4.2.3 雨季来临前,对有安全隐患的古树名木,督促完成枝条整理、树体支撑、加固及树洞填充、封 堵工程。清理病虫枝,加强树冠通风。 4.2.4 做好雨季前古树名木地下防涝排水、防止水土流失、护根护坡等地上环境的保护。具体技术要 求按照 DB11/T 632—2009 中 5.1.7 的规定执行。 4.2.5 根据天气和实际情况,保护古树名木树干,防止日灼,可在主干西晒侧捆绑草绳、麻袋片或临 时涂白等。 4.3 秋季养护技术措施及要求 4.3.1 加强高温、干旱环境下古树名木病虫害的日常检查和防治。九月上旬开始第三次病虫害集中防 治,重点防治常绿和落叶古树名木叶部害虫和蛀干害虫,如叶螨、蚜虫、介壳虫、木蠹蛾等。 2 DB11/T 767—2010 4.3.2 根据古树名木生长状况,做好中耕松土、施肥或叶面喷肥工作。土壤施肥技术要求按照 DB11/T 632—2009 中 5.2.5 的规定执行。 4.3.3 整理清除干枯枝叶、病虫枝,加强树冠通风。 4.3.4 根据天气状况和土壤含水量,适时浇水,防止过早黄叶、落叶。具体技术要求按照 DB11/T 632 —2009 中 5.2.3 的规定执行。 4.3.5 全面检查古树名木生长状况,生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可在十月下旬按照计划实施地上地下保护 复壮工程。 4.4 冬季养护技术措施及要求 4.4.1 十一月上旬开始第四次古树名木病虫害集中防治,重点防治准备越冬的叶部害虫,如叶螨、蚜 虫、介壳虫等。 4.4.2 十一月中下旬土壤封冻前浇灌冻水。 4.4.3 做好生长势衰弱古树名木防冻防寒工作,如设风障、主干缠麻等。 4.4.4 采取人工捉、挖、刷、刮、剪等办法,清除古树名木树上及地下土壤和周围隐蔽缝隙处的幼虫、 蛹、成虫、茧、卵块等。 4.4.5 整理清除古树名木枯死枝叶、病虫枝,重点清理槐豆荚等。清除树下杂物和带有病原物的落叶, 减少病虫源。环境条件允许的可在树干涂药,防虫防病。 4.4.6 整理树下环境卫生,做好古树名木及其周围的安全防火工作。 5 管理措施及要求 5.1 避让保护 5.1.1 古树名木树冠垂直投影之外 3 米界内为其保护范围。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保护范围和空间不足的, 应在城市建设和改造中予以调整完善。 5.1.2 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地上不应挖坑取土、动用明火、排放烟气废气、倾倒污水污物、修建建 筑物或者构筑物等危害树木生长的行为。各类生产、生活设施,应避开古树名木。 5.1.3 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地下不应动土。 5.2 自然灾害防范保护 5.2.1 应急预案 针对辖区内古树名木,管护责任单位(人)应自主或在乡镇、街道办事处协调、指导下,制定防范各 种自然灾害危害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人)职责和应急响应机制,细化具体流程,并按照预案要求及 时、主动采取防范措施。 5.2.2 雷电防范 5.2.2.1 有雷击隐患的古

pdf文档 DB11-T 767-2010 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规范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767-2010 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规范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767-2010 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规范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767-2010 古树名木日常养护管理规范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7 23:33:1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