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7.200.20 B 33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252—2012 地理标志产品 淮土茶油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Huaitu callia seed oil 2012 - 05 - 04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2 - 08 - 05 实施 发 布 DB35/T 1252—2012 前 言 本标准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GB 17924《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 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第14号公告制定。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定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化县标准化质量管理协会、宁化县宁花科技食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晓芸、黄振生、陈瑞玲、张元光、朱仁文。 I DB35/T 1252—2012 淮土茶油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淮土茶油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油茶栽培和加工工艺、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淮土茶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16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 GB/T 5009.37 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 5524 动植物油脂 扦样 GB/T 5525 动植物油脂 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 GB/T 5526 动植物油脂 比重测定法 GB/T 5527 动植物油脂 折光指数测定法 GB/T 5528 动植物油脂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测定法 GB/T 5529 植物油脂检验 杂质测定法 GB/T 5530 动植物油脂 酸值和酸度测定 GB/T 5531 粮油检验 植物油脂加热试验 GB/T 5532 动植物油脂 碘值的测定 GB/T 5534 动植物油脂 皂化值的测定 GB/T 5535.1 动植物油脂 不皂化物测定 第1部分:乙醚提取法(第一方法) GB/T 5535.2 动植物油脂 不皂化物测定 第2部分:己烷提取快速法 GB/T 5538 动植物油脂 过氧化值测定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1765 油茶籽油 GB/T 17374 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GB 22460 动植物油脂肪 罗维朋色泽的测定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GB 11765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DB35/T 1252—2012 3.1 淮土茶油 以淮土茶油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种植的龙眼茶茶籽经压榨法制取的原油,以及按精炼工艺加工而成 的符合本标准质量要求的茶油。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淮土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年14号公告批准的范围,见附 录A。 5 油茶栽培和加工工艺 5.1 油茶栽培 栽培技术规范见附录B。 5.2 加工工艺 5.2.1 原油加工 采收→晾晒→脱壳→碾粉→热炒→蒸制→压榨→过滤→原油。 5.2.2 精炼油加工 原油→脱酸→脱色→脱臭→冬化→过滤→精炼茶油。 6 技术要求 6.1 质量等级指标 6.1.1 淮土茶油原油质量指标 淮土茶油原油质量指标见表1。 表1 项 淮土茶油原油质量指标 目 质 气味、滋味 指 标 具有油茶籽油原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水分及挥发物(%) ≤ 0.10 不溶性杂质(%) ≤ 0.10 酸值(mgKOH/g) ≤ 3.0 过氧化值(mmol/kg) ≤ 5.0 溶剂残留量(mg/kg) ≤ 不得检出 注:溶剂残留量检出值小于 10mg/kg 视为未检出。 2 量 DB35/T 1252—2012 6.1.2 淮土茶油精炼油质量指标 淮土茶油精炼油质量指标见表 2。 表2 淮土茶油精炼油质量指标 指 项 标 目 一级 色泽(罗维朋比色槽 25.4mm) ≤ 黄 35 气味、滋味 二级 红 2.0 黄 35 红 3.0 具有油茶籽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澄清、透明 透明度 水份及挥发物/(%) ≤ 0.08 0.10 不溶性杂质/(%) ≤ 0.03 0.03 酸值(KOH)/(mg/g) ≤ 0.7 2.0 过氧化值/(mmol/kg) ≤ 3.0 5.0 不得检出 不得检出 溶剂残留量/(mg/kg) 微量析出物,罗维朋比色:黄色值不变, 无析出物,罗维朋比色:黄色值不 红色值增加小于 0.4,蓝色值增加小于 加热试验(280℃) 变,红色值增加小于 0.4 0.5 注: 溶剂残留量检出值小于 10mg/kg 视为未检出。 6.2 特征指标 淮土茶油的特征指标应符合表3规定。 表3 项 目 特征指标 指 标 折光指数 1.460~1.464 相对密度 0.912~0.922 碘值(g/100g) 83~89 皂化值(mg/g) 193~196 不皂化物(g/kg) ≤ 15 饱和脂肪酸 % 8.0~11.0 油酸 % 77.0~82.0 亚油酸 % 7.0~11.0 3 DB35/T 1252—2012 6.3 卫生指标 淮土茶油卫生指标按GB 2716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执行,不得使用添加剂,不得掺有其他食用油 和非食用油。 6.4 净含量 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5号令的规定。 7 检验方法 7.1 质量指标检验 7.1.1 透明度、气味、滋味检验 按GB/T 5525执行。 7.1.2 色泽检验 按GB/T 22460执行。 7.1.3 水分及挥发物检验 按GB/T 5528执行。 7.1.4 不溶性杂质检验 按GB/T 5529执行。 7.1.5 酸值检验 按GB/T 5530执行。 7.1.6 加热试验 按GB/T 5531执行。 7.1.7 过氧化值检验 按GB/T 5538执行。 7.1.8 溶剂残留量检验 按GB/T 5009.37执行。 7.2 特征指标检验 7.2.1 折光指数 按GB/T 5527执行。 7.2.2 相对密度 按GB/T 5526执行。 4 DB35/T 1252—2012 7.2.3 碘值检验 按GB/T 5532执行。 7.2.4 皂化值检验 按GB/T 5534执行。 7.2.5 不皂化物检验 按GB/T 5535.1和GB/T 5535.2执行。 7.2.6 脂肪酸组成检验 按GB/T 17376和GB/T 17377执行。 7.3 卫生指标检验 按GB/T 5009.37规定执行。 7.4 净含量 按 JJF 1070 规定的方法测定。 8 检验规则 8.1 抽样 淮土茶油抽样方法按照 GB/T 5524 的规定执行。 8.2 组批 同一批投料,同一条生产线,同一班次生产的包装完好的产品为同一批次产品。 8.3 出厂检验 8.3.1 8.3.2 8.4 型式检验 8.4.1 8.4.2 8.5 应逐批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出厂检验项目:色泽、气味、滋味、透明度、酸值、过氧化值、加热试验、溶剂残留量。 当原料、设备、工艺有较大变化或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均应进行型式检验。 按第 6 章规定的项目检验。 判别规则 8.5.1 出厂检验或型式检验全部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定该批次为合格产品。 8.5.2 若检出质量安全指标中任何一项不符合,重新抽取同批产品进行复检,若仍不合格,则判该批 次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9 9.1 包装、标志与标签 产品应标明产地 5 DB35/T 1252—2012 9.2 包装应符合 GB/T 17374 及国家有关规定。 9.3 标志、标签按 GB/T 191 和 GB 7718 规定执行,还应加贴“非转基因”及“压榨”字样。符合本标 准的淮土茶油产品和经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企业可以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和专用标志。 10 运输与贮存 10.1 运输中应注意安全,防止日晒、雨淋、渗漏、污染和标签脱落。散装运输要有专车,保持车辆清 洁卫生。 10.2 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避光及清洁卫生处。不得与有害、有毒物品一同存放。 10.3 不得放置于地面,应上架或隔层存放。 6 DB35/T 1252—2012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淮土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图 A.1 淮土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见图A.1。 图A.1 淮土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 7 DB35/T 1252—2012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淮土茶油原料栽培技术规范 B.1 品种 应选择适应当地环境条件,高产优质、性状稳定,具有较强抗病虫害的品种。重点推广经省级良种 审定(或认定)的优良无性系或优良乡土品种龙眼茶。 B.2 产地环境 B.2.1 生态环境 油茶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影响或污染物限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并具有可持续生产 能力的林业生产区域。 B.2.2 土壤质量 土壤质量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表1 项 土壤环境质量指标 目 指 标 汞,mg/kg ≤ 0.3 砷,mg/kg ≤ 40 铅,mg/kg ≤ 250 镉,mg/kg ≤ 0.3 铬,mg/kg ≤ 150 六六六,mg/kg ≤ 0.5 滴滴涕,mg/kg ≤ 0.5 B.2.3 灌溉水质量 灌溉水质量指标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项 目 灌溉水质量指标 指 标 氯化物,mg/L ≤ 250 氰化物,mg/L ≤ 0.5 氟化物,mg/L ≤ 3.0 总汞,mg/L ≤ 0.001 总砷,mg/L ≤ 0.1 总铅,mg/L ≤ 0.1 总镉,mg/L ≤ 0.005 铬(六价), mg/L ≤ 0.1 pH 值 8 5.5~7.5 DB35/T 1252—2012 B.2.4 空气

pdf文档 DB35-T 1252-2012 地理标志产品 淮土茶油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252-2012 地理标志产品 淮土茶油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252-2012 地理标志产品 淮土茶油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252-2012 地理标志产品 淮土茶油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22:53:1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