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35.040 A 24 备案号: 湖 DB42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42/T 1053—2015 湖北信用主体编码规范 Hubei credit subject indentification code specification (报批稿) 2015 - 04 - 16 发布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42/T 1053—2015 目 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及定义 ........................................................................ 1 4 信用主体标识 ...................................................................... 2 4.1 4.2 4.3 4.4 4.5 信用主体标识的构成 ............................................................ 信用主体标识码结构 ............................................................ 信用主体标识码表示方法 ........................................................ 本体码和分类码的产生及检测规则 ................................................ 校验码按下列公式计算 .......................................................... 2 2 2 2 2 5 信用主体标识的系统应用 ............................................................ 3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代码字符集 ...................................................... 4 表 A.1 代码字符转换对应数值表 ...................................................... 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校验码数值的计算方法实例 ........................................ 5 表 B.1 校验码数值计算实例表 ........................................................ 5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信用主体标识主键值应用实例 ...................................... 6 表 C.1 组织信用主体主键值应用实例 .................................................. 6 表 C.1 组织信用主体主键值应用实例(续) ............................................ 7 I DB42/T 1053—2015 前 言 本标准由湖北省信用信息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湖北省信息中心(湖北省电子政务中心)、湖北省公 安厅、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信息中心、湖北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乐成、陈辉、岑建德、刘孟辉、罗志东,熊赢新、杨飞、周凌、张波、宋超, 吴哲群、严国志、李先锋,杨建东、冯翔、吴焱、曹磊。 II DB42/T 1053—2015 引 言 为启动湖北省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GB/T 26819—2011《信用主体标识规范》的基础上, 结合湖北实际,本标准补充编制了法人以外的个体工商户、农民合作社、其他组织等信用主体的标识码 赋值,以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各类群体。 III DB42/T 1053—2015 湖北信用主体编码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湖北信用主体标识及信用主体标识的系统应用。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各级信用主体标识编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 11643 公民身份号码 GB 11714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 20091-2006 组织机构类型 GB/T 22117-2008 信用 基本术语 GB/T 26819-2011 信用主体标识规范 3 术语及定义 GB/T 22117-2008、GB/T 19001-2008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为了便于使用, 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22117-2008、GB/T 19001-2008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信用主体 subject of credit 信用交易主体 参与信用交易的组织[机构]或自然人。 [GB/T 22117-2008,定义2.1.2] 3.2 组织 orgnization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GB/T 19001-2008,定义3.3.1] 3.3 信用主体标识 credit subject identification 标明、识别信用主体的文字或符号。 1 DB42/T 1053—2015 [GB/T 26819-2011,定义3.3] 3.4 信用主体标识码 credit subject identification code 用于标明、识别和定位信用主体的一组按规则生成的代码。 [GB/T 26819-2011,定义3.4] 4 信用主体标识 4.1 信用主体标识的构成 组织的信用主体标识由组织的信用主体标识码和组织名称构成。 自然人的信用主体标识由自然人的信用主体标识码和自然人姓名构成。 [GB/T 26819-2011,定义4.1、5.1] 4.2 信用主体标识码结构 湖北信用主体标识码统一由13个阿拉伯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和连字符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9 位本体码、1位校验码、连字符、2位区域码和1位分类码。 本体码为九位无规则的阿拉伯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具体产生规则见4.4; 校验码由0-9或大写拉丁字母X组成,根据4.5的计算规则对本体码进行校验计算; 区域码固定为42,代表该信用主体标识码为湖北省发出; 分类码为“1”、“2”、“3”,代表信用主体的具体分类情况,分类码的分配规则见4.4; 连字符“-”将整个信用主体标识码分为左右两段,其中左边为本体码和校验码,右边为区域码和 分类码,连字符在机读时省略。 4.3 信用主体标识码表示方法 4.4 本体码和分类码的产生及检测规则 本体码为九位无规则的阿拉伯数字(或大写拉丁字母),分类码为“1”至“9”中的一位数字,本 体码和分类码的分配原则为: a)当信用主体为组织,且该信用主体已有组织机构代码时,分类码固定为“1”,本体码采用该信 用主体的组织机构代码表示; b)当信用主体为组织,且该信用主体没有组织机构代码时,分类码固定为“2”,本体码由系统随 机分配; c)当信用主体为自然人时,分类码固定为“3”,本体码由系统随机分配; 2 DB42/T 1053—2015 d)分类码“4”至“9”用于扩展使用,标识某些特殊情况。 e)系统随机分配本体码应检测其唯一性。 4.5 校验码按下列公式计算 9 C 10 = 11 - MOD( C i  Wi ,11) i =1 式中: MOD ——表示求余函数; i——表示代码字符从左向右位置序号; Ci——表示第i位置上的代码字符的值,采用字符与数字的转换,转换对应关系见附录A; C10——表示校验码; Wi——表示第i位置上的加权因子,其数值见表1。 表1 位置 i 与加权因子对照表 i 1 2 3 4 5 6 7 8 9 Wi 3 7 9 10 5 8 4 2 1 当MOD函数值为1(即C10=10)时,校验码应使用大写拉丁字母X表示;当MOD函数值为0(即C10=11) 时,校验码应使用0表示,校验码计算实例见附录B。 5 信用主体标识的系统应用 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和设计以信用主体标识为关键字,以信用主体标识码为主关键字,与业务代码进 行映射关联,获取信用业务数据,系统应用示例见附录C。 3 DB42/T 1053—2015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代码字符集 表A.1规定了计算校验码时各个代码字符对应的机器处理用代码字符数值。 表 A.1 代码字符转换对应数值表 代码字符 机器处理用代码字符数值 0 0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A 10 B 11 C 12 D 13 E 14 F 15 G 16 H 17 I 18 J 19 K 20 L 21 M 22 N 23 O 24 P 25 Q 26 R 27 S 28 T 29 U 30 V 31 W 32 X 33 Y 34 Z 35 4 DB42/T 1053—2015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校验码数值的计算方法实例 表B.1给出了校验码数值的完整计算过程实例。 表 B.1 校验码数值计算实例表 计算方法 计算 步骤 说 明 1 取信用主体标识码本体码九位代码为基数 2 取Wi加权因子数值 3 前九位代码与加

pdf文档 DB42-T 1053-2015 湖北信用主体编码规范 湖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2-T 1053-2015 湖北信用主体编码规范 湖北省 第 1 页 DB42-T 1053-2015 湖北信用主体编码规范 湖北省 第 2 页 DB42-T 1053-2015 湖北信用主体编码规范 湖北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9:16:06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