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97.220.01 Y 55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1333—2016 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mmunity construction on sports into daily life 2016 - 04 - 27 发布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8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1333—2016 目 次 前言................................................................................ I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管理要求........................................................................... 2 5 健身场地设施与器材 ................................................................. 2 6 体育组织........................................................................... 3 7 体育活动........................................................................... 3 8 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社区体育志愿者 ..................................................... 3 9 宣传与科学健身指导 ................................................................. 4 10 体质测试.......................................................................... 4 参考文献.............................................................................. 5 I DB11/T 1333—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北京市体育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体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北京华安联合认证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张朝晖、朱宏、刘海鹏、王燕京、张建军、丁冰、翟豫、高广胜、高祺、董浩华。 II DB11/T 1333—2016 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北京市体育生活化社区的管理、健身场地设施与器材、体育组织、体育活动、社会体 育指导员与社区体育志愿者、宣传与科学健身指导、体质测试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498.1 固定式健身器材 第1部分:通用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9272 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 通用要求 GB/T 20647.3 社区服务指南 第3部分:文化、教育、体育服务 JGJ 50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T 191 城市社区体育设施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社区 community 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GB/T 20647.1—2006,定义3.1] 3.2 体育生活化 sports into daily life 使体育健身成为人们生活基本要素的活动。 3.3 基层体育组织 grassroots sport organization 在民政部门注册或在街道(乡镇)等有关部门备案,以街道(乡镇)或城乡社区(行政村)为主要 活动区域,满足居民体育需求、服务基层全民健身的组织。 3.4 1 DB11/T 1333—2016 社会体育指导员 social sports instructor 是指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 3.5 社区体育志愿者 community sports volunteer 热心体育公益服务,积极参与并服务于社区组织的各项健身活动、科学健身指导等全民健身志愿服 务的社区人员。 4 管理要求 4.1 应有关于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机构并制定有关工作制度,符合 GB/T 20647.3 的要求。 4.2 应有关于专题研究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与发展实施方案。 4.3 应有关于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工作的固定管理人员。 4.4 应建立体育生活化社区各类工作档案。 4.5 应制定体育生活化社区年度工作计划,包含组织领导部门、人员、时间、工作内容。 4.6 应制定社区各类健身场地设施、健身器材的管理制度,包括标识分类、样式、具体功能等内容。 明确日常保养、维修、更新等管理要求。 4.7 应制定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制度,包括人员选择标准、技能培训、活动组织管理、费用补贴 标准以及对不同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考核机制等内容,明确社会体育指导员应按照相应的等级开展工 作、积极参加职业资格培训等相关要求。 4.8 应制定社区体育志愿者管理制度,包括人员选择标准、技能培训、活动组织管理等内容。 4.9 应建立体育生活化社区基本经费保障制度。 5 健身场地设施与器材 5.1 室外健身场地设施 室外健身场地设施应符合JG/T 191和JGJ 50的规定,室外健身器材应有第三方机构证明其产品质量 符合GB 19272的规定,服务规模每达到0.1~0.5万居住人口的社区,健身场地设施配置应符合表1的规 定。 表1 室外健身场地设施配置 千人指标 最小人口规模/一般人口规模 用地面积 用地面积 m 2 内容 2 m /每处 居住人口达到1000人,应安排不少于200㎡的健身路径; 居住人口达到3000人,应安排不少于200㎡的健身路径和标准篮球 250~300 200 场1片(布局无法满足时,应至少安排三人制篮球场1片)、乒乓球 场地1片; 居住人口达到5000人,应安排不少于200㎡的健身路径和篮球场1 片、标准门球场1片、乒乓球场地1片。 5.2 室内健身场地设施 2 DB11/T 1333—2016 室内健身场地设施应符合JG/T 191和JGJ 50的规定,室内健身器材应符合GB17498.1的规定,服务 规模每达到0.7~1万居住人口的社区,健身场地设施配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室内健身场地设施配置 千人指标 最小人口规模/一般人口规模 建筑面积 建筑面积 m 2 100 内容 2 m /每处 700~1000 健身房、棋牌室、室内体育活动室等设施 5.3 开放要求 5.3.1 社区应优先安排群体性运动项目,配置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健身人群场地设施、健身器材,在开 放时状态完好,全年无责任伤害事故。 5.3.2 室内、外健身场地应便于居民步行 15min 到达。 5.3.3 应对健身场地设施和健身器材的使用说明、功能、安全须知、注意事项给予说明。 5.3.4 辖区内公共体育设施应向社区居民开放。 5.3.5 设置的残疾人体育项目,配置的场地设施、健身器材应符合无障碍要求。 5.3.6 辖区内具备开放条件的学校、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宜向社区居民开放。 6 体育组织 6.1 社区全民健身协会 社区应组织成立由各类人群、单位、健身俱乐部共同组成的社区全民健身协会,社区全民健身协会 的主要组织者不少于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应有1名二级(或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 6.2 全民健身团队 社区应引导、支持、鼓励居民成立全民健身团队不少于3个,每个团队有固定的健身项目、固定的 健身场所,且人数不少于20人,至少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6.3 基层体育组织 社区应引导、支持、鼓励居民成立基层体育组织不少于2个。 7 体育活动 7.1 应制定社区体育活动年度计划应按计划组织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每年度组织开展社区居民广泛参 与、形成品牌的健身活动不少于 1 次。基层体育组织、全民健身团队、社区全民健身协会应按计划开 展体育健身活动。 7.2 应组织开展社区体育文化主题活动。 7.3 应创建具有社区特色的体育项目并组织活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7.4 应组织参加社区相关组织的全民健身比赛、展示、交流活动。 7.5 应开展社区之间的健身比赛、展示、交流活动。 3 DB11/T 1333—2016 8 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社区体育志愿者 8.1 社会体育指导员 8.1.1 社区在满足不少于 2 名技能传授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前提下,具体人数不低于社区常驻人口数 的 0.5‰。 8.1.2 社区在满足至少 1 名组织管理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前提下,具体人数不低于社区常驻人口数的 0.2‰。 8.1.3 社区每年应配合或组织开展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继续培训工作。 8.1.4 应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库,建立人员档案。 8.2 社区体育志愿者 8.2.1 应配备社区体育志愿者,人数不少于 20 人。 8.2.2 社区每年应配合或组织社区体育志愿者开展不少于 1 次的技能培训。 8.2.3 应建立社区体育志愿者人才库,建立人员档案。 9 宣传与科学健身指导 9.1 9.2 9.3 9.4 9.5 应配置不少于 2 处公共宣传栏开展体育文化、健身活动、健身知识及社区体育年度计划的宣传。 应组织开展科学体育健身指导知识讲座不少于 1 次。 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志愿者应对体育健身活动给予指导。 应利用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等信息技术开展体育文化及健身活动、健身知识、体质测试宣传。 应利用社会专业组织、体育专业人士等专业资源开展体育文化宣传。 10 体质测试 1

pdf文档 DB11-T 1333-2016 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规范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1-T 1333-2016 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规范 北京市 第 1 页 DB11-T 1333-2016 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规范 北京市 第 2 页 DB11-T 1333-2016 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规范 北京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3:24:2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