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7.140.10 B 30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497—2018 代替 DB36/T 497-2006 婺源绿茶 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 Wuyuan green tea—Technological regulations for organic tea planting 2018 - 09 - 07 发布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9 - 02 - 01 实施 发 布 DB36/T 497—2018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通则 .............................................................................. 1 4 建园规划 .......................................................................... 2 5 茶树种植 .......................................................................... 3 6 土肥管理 .......................................................................... 4 7 树冠管理 .......................................................................... 4 8 病虫草害治理 ...................................................................... 5 9 采摘 .............................................................................. 5 10 档案记录 ......................................................................... 6 I DB36/T 497—2018 前 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6/T 497-2006《有机食品 婺源绿茶 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36/T 497-2006相 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 ——增加了“前言”;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标准的总体结构和适用范围,重新将章节分为“通则、建园规划、茶树种植、土壤管理、 树冠管理、病虫草害治理、采摘、档案记录”等 10 个章节; ——增加了“通则”,修改了“转换期”、“平行生产”并入通则 3.2 和 3.3 中,增加了在生产单 元、基因工程生物/转基因生物、辐照等应遵循的内容; ——增加了“建园规划”,删除“基地规范与建设”的具体要求,对建园的环境条件、环境质量、 茶园历史、茶园开垦、施底肥、道路设置、排灌系统、茶园生态建设、缓冲带等进行了相 关规定; ——增加了“茶树种植”,将 06 版中 4.1“苗木要求”的部分内容调整到 5.1“种子及苗木繁殖材 料”; ——将 06 版的 5.1“定植时间”调整到 5.2“种植时间”,并修改了相关要求; ——将 06 版的 5.2“定植密度”调整到 5.3“种植规格”,并修改了相关要求; ——将 06 版第 7 章“土肥管理和施肥”调整到第 6 章“土肥管理”,增加了“定期监测”和“土 壤保养”要求;删除了 7.2“施肥”的相关内容; ——调整 06 版第 6 章“茶树种植”和“茶树修剪”到第 7 章,精简了定型修剪、轻修剪 、重修剪、 台刈的相关内容,补充了深修剪的要求; ——将 06 版第 8 章“病、虫、草害防治”更名为“病虫草害治理”; ——修改了农业防治措施、物理防治、农药防治的有关方法,增加了生物防治方法和生物源农药的 具体要求; ——将 06 版第 9 章“茶树修剪与采摘”修改为“采摘”,重新梳理涉及采摘的要求; ——删除了 06 版第 12 章“试验方法”; ——增加了“档案记录”的相关内容。 本标准由上饶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蚕桑茶叶研究所、婺源县茶业协会、婺源县茶业局、婺源县市场和质量监 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普香、李文金、余新祖、程根明、程国新、朱永健、蔡海兰、汪学群、裘金 印、李琛、李延升、陈丽珍、王鹰、江建国、王文凤。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6/T 497-2006。 II DB36/T 497—2018 婺源绿茶 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的通则、建园规划、茶树种植、土壤管理、树冠管理、病虫草害 治理、采摘、档案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婺源县行政区域内婺源绿茶有机茶的种植和采摘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1767 茶树种苗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9630.1 有机产品 第1部分:生产 GB/T 19630.4 有机产品 第4部分:管理体系 GB/T 20014.12 良好农业规范 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31748 茶鲜叶处理要求 NY/T 225 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 3 通则 3.1 生产单元 婺源绿茶有机茶种植茶园的边界应清晰,所有权和经营权应明确,并已按照GB/T 19630.4的要求 建立并实施了有机生产管理体系。 3.2 转换期 由常规茶园成为有机茶生产茶园需要经过转换,完成转换期并持续通过有机产品认证并获得有机 认证证书的茶叶产品才可作为有机茶销售。生产者在转换期间的生产过程应符合GB/T 19630.1的规 定。 3.3 平行生产 在同一生产单元内不应存在平行生产。除非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生产者应制定有机转换计划,计划中应承诺在可能的最短时间内开始对同一单元中相关非有机 生产区域实施转换,该时间最多不能超过 5 年; ——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从有机和非有机生产区域收获的产品能够得到严格分离。 1 DB36/T 497—2018 3.4 基因工程生物/转基因生物 不应在有机茶生产体系中引入基因工程生物/转基因生物及其微生物,包括种子和种苗,肥料、土 壤改良物质、植物保护产品、植物生物调节剂等农业投入物。 3.5 辐照 不应在有机茶生产过程中使用辐照技术。 4 建园规划 4.1 环境条件 有机茶生产基地应符合GB/T 19630.1的规定。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医院、工业污 染源、生活垃圾场等。 4.2 环境质量 茶园产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茶园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GB 3095 中一级标准规定; ——茶园灌溉水水质应符合 GB 5084 中旱作标准规定; ——茶园土壤应符合 GB 15618 中二级标准规定。 4.3 茶园历史 4.3.1 新建茶园应不是毁林开垦。 4.3.2 开垦茶园应符合当地与国家关于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4.3.3 法律法规中对土地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没有明确条款规定的情况下,新垦茶园的开辟与当地 现行做法相比应采取良好的资源保护措施。 4.4 茶园开垦 4.4.1 坡度 15°以下的平缓坡地直接开垦,翻垦深度 50cm;坡度 15°~25°的坡地,按等高不等宽 原则修筑梯地,梯面宽应在 1.5m 以上,梯面外高内低。 4.4.2 不宜种植茶树的区域,应保留自然植被。山顶和山底应保留一定的绿化带种植林木和隔离林。 4.4.3 对于面积较大(7ha 以上)且集中连片的基地,每隔一定面积应保留或设置一些林地,原有较 高大的树木尽量保留。 4.5 施底肥 新建茶园,在确定1.5m以上茶行行距后,在茶行中间开深60cm、宽60cm的种植沟;种植沟内施不含 转基因成分并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厩肥或青草等有机肥、饼肥、磷矿粉等底肥,施后覆土,间隔3个月后 种植。 4.6 道路设置 根据建园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干道、支道、步道和机械内循环 道等,做到路路相通。 4.7 排灌系统 2 DB36/T 497—2018 平地茶园以排水沟为主。坡地及梯地茶园以蓄水沟为主。 4.8 茶园生态建设 4.8.1 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在人行道、主 渠道、陡坡和沟谷边水土易冲涮的地方种植绿化树。 4.8.2 树种要选用常绿且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树种为主。种植绿化和防护林将茶园分隔成以 3ha~ 4ha 为单元相对独立的区块。 4.8.3 缺丛断行严重、覆盖度低于 50%的茶园,补植缺株,合理剪、采、养,树龄大、品种老化的茶 园应改植换种。 4.8.4 土壤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的茶园应退茶还林。 4.9 缓冲带 应对有机生产区域受到邻近常规生产区域污染的风险进行分析。在存在风险的情况下,则应在有 机和常规生产区域之间设置有效的缓冲带或物理屏障。缓冲带上种植的植物不能作为有机产品。 5 茶树种植 5.1 种子及种苗繁殖材料 5.1.1 应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抗病虫的茶树品种。在品种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保护植物遗 传的多样性。 5.1.2 应选择有机种籽和种苗,当从市场上无法获得有机种籽和种苗时,可选用未经禁止使用物质处 理过的常规种籽和种苗。 5.1.3 禁止使用转基因种籽和种苗。 5.1.4 选择种苗应符合 GB 11767 的规定。 5.2 种植时间 10月下旬至第二年3月初,避开寒冷冰雪天气。 5.3 种植规格 5.3.1 单行条植 一般缓坡平地茶园和梯形茶园以单行条植为主,行距150cm左右,丛距20cm~33cm,每丛2株~3株。 5.3.2 双行条植 双行条

pdf文档 DB36-T 497-2018 婺源绿茶 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 江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6-T 497-2018 婺源绿茶 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1 页 DB36-T 497-2018 婺源绿茶 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2 页 DB36-T 497-2018 婺源绿茶 有机茶种植技术规程 江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5:47:3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