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01.120 A 00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2509—2018 收养能力评估指南 2018 - 07 - 23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8 - 01 实施 发 布 DB51/T 2509—2018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评估对象 .......................................................................... 1 3 评估机构和人员 .................................................................... 1 4 评估方式 .......................................................................... 1 5 评估工作要求 ...................................................................... 2 6 评估指标 .......................................................................... 2 7 评估流程 .......................................................................... 3 8 评估报告 .......................................................................... 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收养申请书 ...................................................... 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收养能力评估通知书 .............................................. 7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收养能力评估同意书 .............................................. 8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收养申请人个人情况声明 .......................................... 9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收养能力评估指标表 ............................................. 10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收养能力评估报告 ............................................... 16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收养能力评估谈话记录表 ......................................... 18 参考文献 ............................................................................ 23 I DB51/T 2509—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四川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 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伟、彭凯、黄海莺、邱伟、史跃平。 II DB51/T 2509—2018 收养能力评估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收养能力评估对象、评估机构和人员、评估方式、评估工作要求、评估指标、评估流 程、评估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收养能力评估工作。 2 评估对象 中国公民(不含华侨及居住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中国公民)在四川境内收养子女的,和送养 人达成收养合意后的可纳入评估。收养申请人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继子女,可不进行收 养能力评估。 3 3.1 评估机构和人员 评估机构 评估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a) 经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社会组织或公证处、 律师事务所等社会服务机构; b) 具有法人资格; c) 聘有 5 名以上具有专业资质的从事评估工作的专职工作人员; d) 服务规范、收费合理、诚信度高,评估机构及主要管理人员无不良执业记录,主要管理人员相 对稳定。 e) 有收养登记机关的正式委托。 3.2 评估人员 3.2.1 3.2.2 a) b) c) d) 4 4.1 评估人员为社会工作师、律师、医生、公证员、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等专业人员。 评估人员应遵守下列行为规范: 恪守职业道德,不外泄收养申请人隐私; 规范着装,佩戴有身份标识的工作证件; 态度和蔼,用语文明礼貌;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评估方式 评估人员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综合评估: a) 面谈。主要通过听取个人陈述、深度访谈等形式进行,对象为收养申请人本人及共同生活家庭 成员。 1 DB51/T 2509—2018 b) 查阅资料。查阅收养申请人提供的身份证、户口簿、结婚证、学历证、房屋产权证、收入证明、 体检报告、个人征信报告等材料;根据收养申请人的授权,到相关部门核查相关情况。 c) 实地走访。到申请收养家庭住所实地查看居住环境,征求收养申请人亲属、朋友、同事、邻里、 所在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或农村村民委员会的意见。 d) 量表测试。主要通过专业的心理测量量表等测量分析拟收养家庭个体成员心理健康状况。 5 评估工作要求 5.1 评估工作应由两名以上评估人员共同进行(至少一名社会工作师)。收养评估机构及评估人员应 确保收养申请人个人及家庭情况私密性。 5.2 评估活动应遵循规定的程序和规范,评估结果须由评估员共同签字确认并交评估机构负责人签字 批准,加盖评估机构公章。 5.3 对收养申请人家庭进行调查评估工作时,应首先表明评估工作人员身份,向收养申请人家庭出示 工作证件,说明评估目的、程序,并征得其同意。 5.4 收养评估机构自收到收养申请人提交材料之日起 30 日内完成评估,并出具《收养能力评估报告》。 如有特殊情况,评估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最长不超过 60 日。收养能力评估期间不计算在收养登记办 理日期内。 6 评估指标 6.1 分类 评估指标分为否决性指标、一般性指标和加分性指标三部分。 6.2 否决性指标 6.2.1 否决性指标包括以下内容: a) 参加非法组织、邪恶教派; b) 有买卖、虐待或遗弃儿童行为; c) 有持续性、经常性家庭暴力; d) 有故意犯罪行为,判处或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e) 患甲类或乙类传染病在传染期,患重型精神病在发病期的。 6.2.2 评估机构按照 6.2.1 的内容对收养申请人进行评估。收养申请人有 6.2.1 中任意一种情况则判 定为评估不合格,评估结束。 6.3 一般性指标 一般性指标包括以下内容: a) 基本情况; b) 收养动机; c) 经济能力; d) 婚姻状况; e) 健康状况; f) 家庭成员状况; g) 养育安排; 2 DB51/T 2509—2018 h) 住房状况; i) 品德品行。 6.4 加分性指标 加分性指标包括以下内容: a) 收养残疾儿童; b) 收养患重大疾病儿童; c) 收养 10 周岁以上的大龄儿童; d) 具备较强的抚育专业知识和能力(具有教师资格、心理咨询师资格,或者具有收养残疾儿童的 医疗、特殊教育、康复训练专业知识)或接受过相关专业训练; e) 在社会公益慈善领域获得过表彰。 6.5 评分 收养能力评估指标采用评分制,一般性指标满分100分,加分性指标20分,一般性指标和加分性指 标之和为最后评估分值。 7 评估流程 7.1 评估申请 收养申请人和送养人达成收养合意后,收养申请人到收养登记机关提出收养申请,填写《收养申请 书》(参见附录A)。 7.2 评估通知 7.2.1 收养登记机关初步审核收养申请人资格,向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出具《收养能力评估通知书》(参 见附录 B),告知申请人将对其抚养教育能力进行家庭调查与评估,并向收养申请人提供收养评估机构 名单。 7.2.2 收养申请人自收到《收养能力评估通知书》之日起 30 日内到收养评估机构办理收养评估手续, 提交收养能力评估所需材料,与评估机构签订《收养能力评估同意书》(参见附录 C)和《收养申请人 个人情况声明》(参见附录 D)。 7.3 指标评估 7.3.1 收养评估机构评估人员通过面谈、走访、查阅资料、量表测试所掌握的情况,按照《收养能力 评估指标表》(参见附录 E)对收养申请人进行打分评估。 7.3.2 夫妻双方共同作为收养申请人的,应分别评估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评估得分。 7.3.3 评估得分≧80 分,评估结论为“合格”;评估得分<80 分,评估结论为“不合格”。 8 评估报告 8.1 报告的内容 8.1.1 《收养能力评估报告》包括正文和附件两部分。 8.1.2 《收养能力评估报告》正文参见附录 F。 3 DB51/T 2509—2018 8.1.3 等。 8.2 《收养能力评估报告》附件包括各项证明材料的复印件、谈话记录(参见附录 G)、家访照片 报告的签署 《收养能力评估报告》由评估人员共同签名,交评估机构负责人签字批准并加盖评估机构公章。 8.3 报告的提交 评估机构出具《收养能力评估报告》一式四份,一份送达收养登记机关,一份送达收养申请人,一 份送达送养人,一份评估机构留存。 8.4 报告的有效期 《收养能力评估报告》有效期为12个月。 4 DB51/T 2509—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收养申请书 收养申请人姓名 男: 女: 近照 1 寸照片 1 寸照片 出生年月日 身份证件号 国籍 民族 收养目的及动机 是否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 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婚姻状况 子女情况 未婚 □ 已婚 □ 离异 □ 丧偶 □ 亲生子女(男) 个(女) 个 亲生子女(男) 个(女) 个 继 子 女(男) 个(女) 个 继 子 女(男) 个(女) 个 养 子 女(男) 个(女) 个

pdf文档 DB51-T 2509-2018 收养能力评估指南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2509-2018 收养能力评估指南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2509-2018 收养能力评估指南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2509-2018 收养能力评估指南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4:18:1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