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020.30 Z04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11/T 656—2019 代替 DB11/T 656-2009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 技术导则 Site Investig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Guideline of Development Land 2019 - 09 - 26 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10 - 01 实施 发 布 DB11/T 656—2019 目 次 前 言............................................................................................................................................................ II 引 言...........................................................................................................................................................I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工作内容与程序.............................................................................................................................................3 5 污染状况调查.................................................................................................................................................6 6 风险评估.......................................................................................................................................................1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地下和地上储藏池(库)调查示例表 ........................................................25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土壤气挥发性通量测试方法 ........................................................................27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土壤中砷、铅人体可给性测试方法 ............................................................29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土壤采样技术 ................................................................................................33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地下水监测井建井与采样技术.....................................................................40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编写示例 .............................48 附 录 G (资料性附录) 挥发因子计算 ................................................................................................53 附 录 H (资料性附录) 概率风险评估原理及案例 ............................................................................58 I DB11/T 656—2019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是对《场地环境评价导则》 (DB11/T 656-2009)的修订。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 《场地环境 评价导则》 (DB11/T 656-2009)废止。 本标准与 DB11/T 656-2009 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标准名称修订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修订了不同污染程度区域的布点密度要求和垂向采样间距; ——增加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地块应开展土壤气污染调查的要求; ——修订了挥发性有机物风险评估方法; ——修订了风险评估过程中关注污染物暴露浓度计算方法; ——增加了污染物修复和管控目标上限值要求。 本标准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实施。 本标准修订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管理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林、钟茂生、张文毓、张丹、韩丹、王然、张丽娜、贾晓洋、朱笑盈。 本标准2009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1/T 656—2019 引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规定,管控建设用地 土壤污染风险,保障人居环境安全,结合北京实际,制定本标准。 III DB11/T 656—2019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设用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开展建设用地土壤、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包括疑似污染地块、用途变更 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的建设用地以及国家和本市相关规定中要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 情形。 本标准不适用于放射性污染物及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地块的调查与风险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J 145 土的分类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36600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HJ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 25.2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 HJ 25.3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HJ/T 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T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HJ/T 299 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 HJ 610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 644 环境空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1019 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 DB11/T 1278 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DB11/T 1281 污染场地修复后土壤再利用环境评估导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毒有害物质 poisonous and deleterious substances 《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第二十条(二)中所述物质。 3.2 1 DB11/T 656—2019 地块概念模型 conceptual site model 综合描述地块土壤、地下水中污染物进入人体及周边环境介质,并对暴露人群健康和环境产生影响 的关系模型。地块概念模型的要素至少包括污染源分布、污染物进入土壤及地下水等环境介质的途径、 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人体接触污染物的方式等。 3.3 土壤气 soil gas 地块包气带土壤孔隙中的气相组分。 3.4 关注污染物 chemicals of concern 需要在污染状况调查过程中进行检测的污染物,包括但不限于地块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有 害物质及其分解产物,以及地块土壤、土壤气和地下水等环境介质历史监测过程中检出的污染物。 3.5 人体可给性 bioaccessibility 污染物随土壤经口摄入或随土壤尘呼吸吸入后,可解吸至人体胃肠液或肺液中的质量与其总质量的 比值。 3.6 非水相液体 Non-aqueous phase liquid 不能与水互相混溶的液态物质,通常是几种不同化学物质(溶剂)的混合物,又称非水溶相液体 (NAPL)。包括比重小于1的轻质非水相液体(LNAPL,如汽油、柴油等烃类油品物质),以及比重 大于1的重质非水相液体(DNAPL,如三氯乙烯、三氯乙烷、四氯乙烯等)。 3.7 暴露周期 exposure duration 暴露人群与地块中污染物接触的累积时间。 3.8 暴露单元 exposure unit 暴露人群整个暴露周期内在地块中的主要活动区域。 3.9 暴露方式 exposure route 暴露人群接触或摄入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关注污染物的方式,如经口摄入、皮肤接触、呼吸吸入等。 3.10 暴露点 exposure point 2 DB11/T 656—2019 暴露人群接触或摄入土壤和地下水中关注污染物的位置。
DB11-T 656-2019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北京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3 05:52:5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