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91.010.01 P00 DB37 山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7/T 3295—2018 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 系实施指南 Implementary guide for screening and elimina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 hidden risk on refractory material plant 2018 - 06 - 12 发布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7 - 12 实施 发 布 DB37/T 3295—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万乔集团有限公司、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晓宽、赵宏伟、段化莉、安华庆、冯玉娟、高建立、李贤佐、王孔宾、孙建、 王晓芳。 I DB37/T 3295—2018 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和要求、隐患分级与分类、工作程 序和内容、文件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定型耐火材料生产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和治理,其他耐火 材料企业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T 2883-2016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12-2017 用人单位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DB37/T 3131-2018 火力发电企业职业病危害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3-2016、 DB37/T 3012-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耐火材料生产企业 refractory material plant 凡物理化学性质允许其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材料成为耐火材料,生产耐火材料的企业称为耐火材料 生产企业。 3.2 基础管理隐患 basic management hidden risk 在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配备、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及执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健康监护、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及演 练、职业卫生档案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违反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和管理的缺陷。 3.3 现场管理隐患 field management hidden risk 用人单位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的设置、运行及维护、个体防护用品配备 与使用、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4 职责和要求 1 DB37/T 3295—2018 4.1 坚持职业病隐患分级分类管理。保证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 4.2 建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 4.2.1 领导小组可由分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重要岗位人员等组成,全面负 责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4.2.2 组织机构(办公室)可设在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体系制度建设、实施方案编制、体系运行 和维护、风险告知和档案管理。 4.3 强化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车间(班组)管理人员以及劳动者在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4.3.1 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长)应保证职业病隐患排查所需人力、资金和物资投入,统筹规划体系 并实施奖惩,及时掌握重大隐患治理情况,对体系的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 4.3.2 分管负责人(领导小组副组长)应对隐患排查体系统一部署和协调,负责实施方案的制定、相 关制度的审核、重大隐患的报告及治理前防范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4.3.3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保证实施方案和相关制度的落实,负责定期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检查、 组织作业人员的培训、隐患排查与治理相关数据的统计、汇总分析和上报及发现隐患时的预警、督促防 范和治理。 4.3.4 车间主任、班组长、岗位操作工等其他人员应对职责范围内的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具体工作负 责。 4.4 制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排查计划。 4.4.1 实施方案应明确体系建设的目标、工作任务、建设步骤、实施流程。 4.4.2 排查计划应确定参加人员、排查内容、排查时间、排查安排、排查记录等内容。 4.5 应建立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培训教育制度和考核制度。 4.6 应制定培训计划和保障培训开展的工作措施,对企业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 害的劳动者等实施全员培训。 4.7 5 考核办法应明确考核内容和奖惩措施,参照 DB37/T 3131-2018 的附录 A 执行。 职业病隐患分类和分级 5.1 职业病隐患分类 按照DB37/T 3012-2017中5.1的规定,将职业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现场管理类隐患。 5.2 职业病隐患分级 按照DB37/T 3012-2017中5.2的规定,将职业病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6 工作程序和内容 6.1 6.1.1 编制职业病隐患清单 现场管理隐患排查清单 2 DB37/T 3295—2018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目的是检查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管控措施落实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清单 编制内容至少应包括:风险点信息、排查内容和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参见附录B。 6.1.2 基础管理隐患排查清单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目的是检查企业职业卫生基础管理与相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规范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规定的符合性,清单编制内容至少应包括:基础管理项目名称、排查内容 和标准、排查方法、排查周期、组织级别等,详见附录C。 6.2 隐患排查 6.2.1 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可包括日常排查、专项排查和综合检查。 6.2.2 排查组织级别 排查组织级别可分为公司级、部门级、车间级、班组级或岗位级。 6.2.3 排查周期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管控措施内容,确定排查周期如下: ——岗位或班组成员每班至少一次对现场工程技术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进行日常检查; ——车间管理人员(车间主任或安全员)至少每周一次对现场工程技术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及个体 防护措施进行日常检查; ——车间管理人员(车间主任或安全员)至少每季度一次对现场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进行专项 检查; ——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至少每半年一次对基础管理类措施进行专项检查; ——公司至少每年一次进行全面的综合检查。 6.2.4 排查结果记录和上报 6.2.4.1 各相关层级的组织实施部门和单位对照确定的隐患排查表进行隐患排查并记录,现场管理类 隐患宜保留影像记录。 6.2.4.2 发现一般隐患后应及时分析原因并上报组织实施部门,发现重大隐患后应及时上报职业卫生 管理部门和公司主要负责人。 6.3 隐患治理 6.3.1 隐患治理要求 按DB37/T 2883—2016中7.4.1的规定执行。 6.3.2 隐患治理流程 隐患治理流程包括: a) 通报隐患信息。将隐患名称、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建议等信息进行通报; b) 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对于排查出的隐患,组织部门立即下达隐患整改通知至隐患所在位置责任 部门或者责任人员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或者超出整改能力范围的按照程序上报,由上级责 任部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 3 DB37/T 3295—2018 c) 实施隐患治理。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对隐患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隐患治理措 施和应急措施或预案进行论证,估算整改资金并按规定时限落实整改; d) 治理情况反馈。隐患存在单位在规定的时限内将治理完成情况反馈至隐患整改通知下发部门验 收,未能及时整改完成的应说明原因与整改通知下发部门协同解决; e) 验收。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 6.3.3 一般职业病隐患治理 按照DB37/T 3012-2017中6.3.2 执行。 6.3.4 重大职业病隐患治理 按照DB37/T 3012-2017中6.3.3 执行。 6.4 职业病隐患治理验收 按照DB37/T 3012-2017中6.4执行,对于验收合格的隐患治理项目,企业应制定相应的规程,并转 入正常的维护管理。 7 文件管理 按照DB37/T 3012-2017中7.3执行。 8 持续改进 按照DB37/T 3012-2017的 7.1 执行。 4 DB37/T 3295—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耐火材料生产企业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 编号 类 型 名称 风险 点等 级 责 任 单 位 作业区域 序 号 名 称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危 险 源 (职业病 危 害 因 素) 管控措施 工程 措施 1 职业 健康 装载机 岗位 一 般 风险 原 料 破 粉 碎 输 送 车 间 装 载 铝矾土粉 机、原料 尘、矽尘 场等 等 1 培训 教育 2 2 职业 健康 破碎岗 位 重 大 风险 原 料 破 管理 措施 1 装 载 机 噪声 破 碎 铝矾土粉 机、输送 尘、矽尘 皮带、除 等 个体 防护 工程 措施 管理 措施 个体 防护 工程 措施 日常检查 专项检查 交接班 巡检 巡检 巡检 每班/ 每周/ 每季度/ 每半年/ 班组级 车间级 车间级 部门级 综合检查 巡检 每年/ 公司级 1、优先使用半成品原料,经封闭管路输送至原料储存仓内,原料 输送、储存全部封闭; 2、原料装卸点、堆取料点设置挡风墙及顶棚、设置喷淋抑尘设施; √ 3、装载机司机驾驶室密闭; 4、原料输送过程全封闭 岗位设“注意防尘” 、“ 戴防尘口罩”警示标识和矽尘告知卡;现 场公示检测结果 岗前和在岗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律法 规及规章;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单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粉尘、噪声的防护措施;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等 √ KN95 及以上级别的防尘口罩 √ √ 装载机司机驾驶室密闭 √ √ √ 1、物料的进、出口,受料点、卸料点均封闭,设置布袋式除尘设 施; √ 2、原料输送过程全封闭; √ √ √ √ √
DB37-T 3295-2018 耐火材料生产企业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山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2 08:12:3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