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35.040 A 24 DB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45/T 1860—2018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编码规则 Code for saving medicinal plant germplasm resource 2018 - 10 - 20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11 - 20 实施 发 布 — DB45/T 1860 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编制原则 .......................................................................... 1 5 代码分层结构及含义 ................................................................ 2 6 编码规则 .......................................................................... 2 7 实例 .............................................................................. 3 I — DB45/T 1860 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广西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艳霞、缪剑华、韦坤华、董青松、黄燕芬、柯芳、潘春柳、余丽莹。 III — DB45/T 1860 2018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编码规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代码的术语和定义、编制原则、代码分层结构及含义、编码规 则。 本标准适用于广西境内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代码标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4467 中国植物分类与代码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种质资源 germplasm resources 能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携带种质的载体包括植株、器官、组织、细胞、染色体、DNA片 段等。单位为份。 3.2 种质资源保存代码 saving code of germplasm resource 用一组数字科学的代表种质资源库中保存的一份种质资源。 4 编制原则 4.1 唯一性 一份种质资源材料只能有一个代码,即一个代码只能标识一份种质资源材料。 4.2 科学性 代码的数列简洁明了,能直观的显示所保存种质资源的最本质属性或特征。 4.3 稳定性 一旦给一份种质资源编制分配代码后,代码就与该份种质资源相统一,就应保持不变,即使经过一 段时间的保存后携带种质资源的载体死亡或完全出库,其代码仍保持不变。 1 — DB45/T 1860 2018 4.4 可追溯性 通过一个代码可追溯这一份种质资源在保存过程中,从采集、登记、入库、质量检验到出库整个管 理流程的其他所有信息,代码可用于种质资源的来源、质量管理、去向追溯和监管。 5 代码分层结构及含义 5.1 代码分层结构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代码采用层次编码方法,每一个完整的代码由2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分成3 层,其中第1层为物种识别代码,第2层为来源信息识别码,第3层为保存类型识别码。 5.2 代码分层含义 代码分为3层,代码分层结构图见图1: ——第 1 层:代表该份种质资源所属的物种分类等级,分为科、属、种、种下等级 4 个基本单元; ——第 2 层:代表该份种质资源的来源,分为采集时间或制备时间、采集地点 2 个基本单元; ——第 3 层:代表该份种质资源的实物保存形式和保存量。 第 层:物种识别代码 第 层:来源信息识别码 第 层:保存类型识别码 ××× ××× ×××× ×× ×××× ×× × ××× 1 2 3 科 属 种 种下 单位 时间 地点 保存 保存 形式 量 图1 代码分层结构图 6 编码规则 6.1 物种识别代码 物种识别代码由12位数字组成,其中第1~3位数字为科代码、第4~6位为属代码、第7~10位为种 代码、第11~12位为种下单位代码。无种下等级分类的物种,第11~12位用00表示。其他按GB/T 14467 执行。 示例:萝芙木、海南萝芙木、倒披针叶萝芙木和药用萝芙木的物种识别代码分别为 715036001000、715036001001、 715036001002、715036001003,物种识别代码示例说明见图 2。 2 — DB45/T 1860 2018 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036:萝芙木属 Rauvolfia 0010:萝芙木 Rauvolfia verticillata 00:萝芙木 Rauvolfia verticillata var. verticillata 01:海南萝芙木 Rauvolfia verticillata var. hainanensis 02:倒披针叶萝芙木 Rauvolfia verticillata var. oblanceolata 03:药用萝芙木 Rauvolfia verticillata var. officinalis 715: 715 036 0010 00 715 036 0010 01 715 036 0010 02 715 036 0010 03 图2 物种识别代码示例说明 6.2 来源信息识别码 别 成 第 ~ 号 第 ~8 地点号 如 号 年 ;“ ” 未知 ; 产地点号 省 各省 辖市 别 方法 执 “ ” “ ” 别 未知 地点 地点 以外 地 来源信息识 代码由6位数字组 ,其中 13 16位数字为种质资源的采集时间 、 17 1 位数 字为种质资源的采集 ,编制规则 下: ——采集时间 代表采集该份种质资源的 份,由 4 位数字表示 0000 代表 该种质资源 的采集时间 ——原 代表该份种质资源的来源 份,由 2 位数字表示,中国境内 、自治区、直 、 特 行政区代码的编制 按 GB/T 2260 行。 00 和 99 分 代表 该种质资源的采 集 和该物种的采集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 的 区。 6.3 保存类型识别码 型 别 成 第 形式 第 ~ 如 形式 ; 培 ; 基因 ; ; 浸泡 ;8 形式 ; 腊叶 ; 如 合 ; 将 增 形式 别号 ; 将 同 同 顺序 “ ” “ ” “ ”……依次 保存类 识 码由4位数字组 ,其中 19位数字为种质资源的保存 代码, 20 22位数字为 保存种质资源的保存量代码,编制规则 下: ——保存 代码由 1 位数字表示:1.表示种子 2.表示组 材料 3.表示 材料 4.表示 体 标本 .表示其他 的与种质资源相 的 材料 5. 标本 6.表示药材标本 7.表示 材料, 化学组分、单一化 物等 9 和 0.用于 来新 保存 的识 使用 ——保存代码由 3 位数字表示, 相 物种的相 采集来源的种质材料按入库时间或采集时间的 后 从 001 、 002 、 003 编码。 活 关 先 7 实例 萝芙木的基因材料,该份材料是2016年从广西采 见图 代码7150360010032016453001表示保存的一份药用 集的 一份材料。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代码示例 3。 第 3 — DB45/T 1860 2018 715036001003 201645 3001 第 1 层:7150360010003 代表药用萝芙木 第 2 层:2016 代表采集时间 2016 年 45 代表采集地点广西 第 3 层:3 代表保存的类型是基因材料、 001 代表第 1 份 图3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代码示例说明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编码规则 DB45/T 1860―2018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DB45-T 1860-2018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编码规则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6:47:5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