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5.020 B 30 铜 DB5206 仁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206/T 98—2018 代替 DB 522200/T 70-2009 红薯贮藏技术规程 2018-12-06 发布 2018-12-06 实施 铜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 5206/T 98-2018 目 次 前言.....................................................................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红薯贮藏设施............................................................1 5 红薯种薯的收获与堆存....................................................2 6 商品红薯的收获与堆存....................................................3 7 红薯贮藏技术............................................................3 8 红薯贮藏期检测..........................................................4 9 贮藏期内异常温度,湿度及有害物质处理.....................................4 10 红薯贮藏期病、虫、鼠害的防治............................................5 11 化学药剂的作用管理及安全防护...........................................5 I DB 5206/T 98-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代替DB 522200/T 70-2009《红薯贮藏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 522200/T 70-2009相比,除 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差异如下: ──该标准中引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已更新为现行有效标准。 ──增加了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标准的引用。 ──删除了GB 4285-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标准的引用。 本标准由铜仁市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制定单位:铜仁市植保站 本标准主要制定人: 赵习义、顾昌萍、何丽、简芳、黄建军、冉一茜、阴华海、涂刚、陈玉婵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 522200/T 70-2009。 II DB 5206/T 98-2018 红薯贮藏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薯贮藏的术语和定义,红薯贮藏设施,红薯种薯的收获与堆放,红薯商品 薯的收获与堆放,红薯贮藏的技术方法。红薯贮藏期间的监测,异常温、湿度及有害物质的处 理。贮藏期病、虫、鼠、害的防治,化学药剂的使用管理及安全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红薯种薯及商品薯的贮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6 种薯 GB/ 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00 甘薯脱毒种薯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种薯贮藏 用作种薯的红薯原原种、原种、生产种的贮藏 3.2 商品薯贮藏 用作食用和饲用或加工用的红薯贮藏 3.3 高温贮藏 先高温后低温的贮藏措施 3.3 低温贮藏 用药剂药剂处理和低温的贮藏措施 4 红薯贮藏设施 4.1 红薯贮藏窖 4.1.1 红薯贮藏窖址选择,应选择地下水位低、地质干燥、排水良好、土壤粘质、地形平坦, 贮运方便的地方。 4.1.2 红薯贮藏大棚窖(专利号:ZL2008 2 0096410.0) 4.1.2.1 红薯贮藏大棚窖是一种红薯贮藏过程中温度和湿度控制调节方便的红薯贮藏窖。具 有结构简单、烂薯率低、保鲜率高、贮藏量大、可周年贮藏等优点。本技术将传统的地窖与 1 DB 5206/T 98-2018 蔬菜大棚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克服了蔬菜大棚保温性能差和地窖湿度大,换气通风困难的 缺陷,又保留了蔬菜大棚温、湿度控制调节方便以及地窖保温性能好等优点。 4.1.2.2 红薯贮藏大棚窖:包括由四面墙体围成的贮藏间、设置在该贮藏间顶部的拱棚;在 所述贮藏间正面和背面的墙体上均匀地没有通气孔、左面和右面的墙体上各设有一个通风 窗,贮藏间正面的墙体设有中门、右面的墙体设有窖门;所述拱棚由固定在正面和背面墙体 上的若干拱型棚杆、覆盖在该棚杆上的透光棚膜、覆盖在该棚膜上的遮光布构成;贮藏间内 的地面设有干燥层,该干燥层上设有贮藏床,该贮藏床上设有若干通气笼。 贮藏间内的地面低于平面;在右面墙体的外侧设有管理房,该 管理房通过窖门与贮藏间连 通。 4.1.3 红薯贮藏地窖 4.1.3.1 红薯贮藏地窖是一种贮藏红薯的传统窖,具有保温性能好、建窖灵活、分户贮藏性 强的优点。 4.1.3.2 红薯贮藏地窖有横窖和直窖两种。横窖结构简单,出入方便,省工省料。一般是在 山区或丘陵区选择地势干燥,土质坚硬的山坡南面建窖。进窖口高 1.2—1.5m,长 1.5—1.8m, 宽 0.6m,贮藏室可依据贮藏量大小而定。横窖缺点是窖门大,易受处界条件的影响,保温 能力差。直窖的优点是贮量较大,管理较方便,保温能力较好。可在房前屋后地势干燥地方 3 建窖。贮藏窖大小视鲜薯量而定,一般每 m 可贮鲜薯 250—300kg。直窖的缺点是挖窖费工, 薯块出入不方便。 4.2 红薯贮藏设备 4.2.1 各类红薯贮藏窖均应根据红薯贮藏任务以及窖型的需要,配备必要的设备。对于固定 的机械设备安装工艺,要尽可能与土建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4.2.2 红薯贮藏窖可根据窖型和当地工作需要,适当配备计量,包装、测温、测湿、通风、 增(降)温、调湿、病、虫鼠害防治、安全、消防等设备。 5 红薯种薯的收获与堆存 5.1 红薯种薯的收获时期和收获要求 5.1.1 收获时期:种薯薯块彭大期气温要求必须在 20℃以上,气温低于 15℃时,薯块停止 生长。因此,当气温稳定降到 15℃时是种薯的最佳收获期。收获过早影响产量,且气温高, 收后不能及时入窖,收获过晚,易受夜间低温的冻害,严重影响贮藏。 5.1.2 收获要求: (1)选择晴天收获种薯; (2)按种薯类型(原原种、原种、生产种)和品 种类型分类收获。 (3)按种薯 100—200g,200—300 g ,300—500g 分级包装(最好用竹筐 或塑料筐)。 (4)包装筐注明种薯类型和品种标签。 (5)精心采挖,做到轻挖、轻运、轻放, 以防种薯受伤感染病菌。(6)破薯、虫薯、病薯、涝害薯、品种混杂薯,大于 500g 以上的 大薯不能做种薯。 5.2 种薯的堆存 5.2.1 种薯堆存的要求: (1)贮藏窖最好选择红薯贮藏大棚窖。 (2)贮藏窖、贮藏室要彻底 打扫,消除残渣、灰杂、堵塞洞隙。(3)不能隔潮的地坪,在贮薯前应铺垫隔潮物料。(4) 对贮藏室进行杀虫、灭菌。 5.2.2 种薯堆存前的伤口愈合处理:采用升温措施,将温度调节在 30—35℃,相对湿度 90 -95%的条件下放置 4—5d,促进种薯伤口充分愈合。 5.2.3 种薯堆存 5.2.3.1 必须做到“四轻一防、五不入窖”。即轻收、轻装、轻运、轻藏、防撞伤;病薯、 虫薯、伤薯、冻薯、受涝薯,不入窖。 2 DB 5206/T 98-2018 5.2.3.2 确定不进行伤口愈合处理的种薯须当天收挖,当天入窖,不入过夜薯。 5.2.3.3 按种薯类型、品种标签装筐入窖。按种薯类型、品种分别堆存。堆存形式与高度, 要在保证贮藏安全的条件下,尽量提高窖容利用率。但因种薯是鲜薯贮藏,具较强的呼吸作 用 ,因此,在堆存时要适当留有空间余地(大棚窖至少留有四分之一的空间)。 5.2.3.4 堆存堆码要整齐、牢靠、不能歪斜,各堆码要放置通气笼、避免靠墙码垛。 6 商品红薯的收获与堆存 6.1 商品薯的收获时期与要求 6.1.1 收获时期参照本标准(5.1.1) 6.1.2 收获要求: (1)不能在雨天收获贮藏薯。 (2)用于贮藏的商品薯要认真挑选,伤、冻、 病、涝的薯块要严格挑除,不能贮藏。 (3)当天收挖的薯块当天入窖,入窖前应晾晒 3—4h, 以适当降低薯块含水量。 6.2 商品薯堆存 6.2.1 堆存前的要求: (1)大棚窖、地窖均可堆存商品薯。 (2)入窖前 2—3d 将薯窖打扫干 净并进行彻底消毒。首先清扫薯窖,消除杂物、旧土。清扫干净后用生石灰遍洒或用石灰水 3 喷洒窖壁。也可采用硫磺熏蒸,方法是 37m 空间取 50g 硫磺粉点燃后密闭一夜。直窖薯窖 底可以铺一层干净的干稻草。采用旧地窖贮藏的可将老窖壁陈土刮掉 2cm,以减少窖内的病 菌基数。 6.2.2 商品薯堆存要求: (1)做到“四轻一防、五不入窖” (参见本标准 5.2.3.1)。 (2)采 用筐或编织袋包装入窖。 (3)用“红薯保鲜剂”处理入窖薯。 (4)适量堆存,薯窖不能装得 太满,地窖的薯块不能超过窖容积的 2/3,大棚窖不能超过窖容积的 3/4。 7 红薯贮藏技术 7.1 大棚窖贮藏 大棚窖贮藏红薯是指应用 ZL2008200964100 专利技术进行的红薯种薯或商品薯贮藏技 术。 7.1.1 大棚窖贮藏应配备,增(降)温、调湿、测温,测湿、消毒病虫鼠防治、安全、消防 等设施。 7.1.2 大棚窖贮藏技术 大棚窖贮藏红薯种薯或商品薯,可采用高温贮藏法或低温贮藏法中的任何一种。采用高 温贮藏法效果更佳。将薯块按要求入窖堆垛完毕后,将薯块顶层盖上遮光物,将顶棚用塑料 膜密封,晴天不须加温,阴天和雨天可在窖内升温,将温度升至 35—38℃,湿度保持 85— 90%,一般 3—4d,可将红薯的黑班病、软腐病等病菌杀灭。然后打开通气孔、敞

pdf文档 DB5206-T98—2018 红薯贮藏技术规程 铜仁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06-T98—2018 红薯贮藏技术规程 铜仁市 第 1 页 DB5206-T98—2018 红薯贮藏技术规程 铜仁市 第 2 页 DB5206-T98—2018 红薯贮藏技术规程 铜仁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4:08:2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