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5.020 B 30 铜 DB5206 仁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206/T 88—2018 代替 DB 522200/T 58-2009 脱毒红薯大棚育苗技术规范 2018-12-06 发布 2018-12-06 实施 铜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 5206/T 88-2018 目 次 前言.....................................................................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技术原理................................................................1 4 大棚标准................................................................1 5 育苗操作技术............................................................2 6 采苗....................................................................4 7 采苗后苗床处理..........................................................4 I DB 5206/T 88-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 任。 本标准代替DB 522200/T 58-2009《脱毒红薯大棚育苗技术规范》。本标准与DB 522200/T 58-2009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差异如下: ──该标准中引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已更新为现行有效标准; 本标准由铜仁市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铜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碧江区区划中心。 本标准参加单位:沿河县农技站、碧江区农技站、松桃县农技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文美、毛亚勋、金臻岚、谢小燕、韦伟、姚元安、黄芳、田永国、 田茂英、杨超、王思见。 本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 522200/T 58-2009。 II DB 5206/T 88-2018 脱毒红薯大棚育苗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棚育苗的大棚标准、壮苗标准、育苗操作技术、苗期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铜仁市红薯生产的大棚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200 甘薯脱毒种薯 DB 5206/T 90 脱毒红薯种苗质量标准 DB 5206/T 96 红薯病虫害防治技术规范 3 技术原理 将种薯种植在搭建大棚的苗床里,提供薯苗生长发育所需光、温、水、氧气、营养物质 等,使薯苗正常生长发育。 4 大棚标准 4.1 水泥轻制大棚标准 棚长 30m,棚宽 6m,面积 180 ㎡。 表 1 水泥轻制大棚材料清单表 材料名称 规格及型号 单位 数量 特种水泥结构拱架 长 4.5m 根 52 长 3.2m 根 4 长 2.6m 根 4 8mm×9mm 套 52 长 6mФ15 根 50 8# kg 6 宽 8m,厚 8 丝 m 34 宽 1m,2-4 丝厚 kg 5 车篷布 kg 5 特种水泥结构拱门架 螺 丝 大棚镀锌钢管连杆 铁 丝 聚乙烯无滴膜 农 膜 压膜条 4.2 镀锌钢管大棚标准 棚长 30m,棚宽 8m,顶高 3.2m,面积 240 ㎡。 棚杆φ25×1.5 ㎜圆管(非标)圆管,棚杆距 60cm。 1 DB 5206/T 88-2018 纵梁φ20×1.4 ㎜圆管(非标)圆管,每个棚 5 根纵梁。 卡槽设为 4 卡,卡槽厚度为 0.6 ㎜,热镀锌板成形。 两侧面设 1.5m 宽膜通风,通风处配有 40 目防虫网。 薄膜采用国产长寿膜厚度为 12 丝,寿命 1 年。 热镀锌大棚采用进口长寿膜厚度 15 丝,寿命 3 年以上。 每栋棚两端各设在 1 个套门,门为 2m×1.5m,(高×宽)梭门。 卷膜器为组焊万向节(组焊件)。 雪载 0.20KN/㎡,风载 0.2 KN/㎡。 要求整体结构为全组装式结构(以便拆装) 热镀锌材料的使用寿命为 10~15 年左右,冷镀锌的使用寿命 6~8 年(但 1 年后就生锈)。 其余的塑料件使用寿命为 3 年。 棚内微喷灌的配置,在大棚内纵向配 4 条φ25PE 管,喷灌间隔为 1.25m 每只喷头的流 量为 40L/小时,喷头为雾化式喷头,正常的工作压力为 0.3MPa,水源必需得干净无杂质。 棚内滴灌(不配)。 遮阳网的配置,遮光率为 70%,为黑色,直接覆盖在大棚的表面,使用寿命为 3 年以上。 表 2 镀锌钢管大棚材料清单表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棚杆 φ25×1.5×6000 根 102 压膜卡 φ2 米 185 直梁 φ21×1.4×6000 根 25 端接头 套 28 直梁接头 φ21×150 个 25 梭门 2M×1.6M 套 2 卷膜杆 φ21×1.4 根 10 铁丝 8# ㎏ 7 个 8 压膜线 专用 ㎏ 8 卷膜杆接头 棚杆接头 φ32×1.5 件 55 塑料卡 φ22 个 60 棚杆卡 φ3 件 255 国产长寿膜 12 丝 ㎏ 56 端立柱 φ25×1.5×3.8 根 4 进口长寿膜 15 丝 ㎡ 450 端立柱 φ25×1.5×3.4 根 4 卷膜器 万向节 套 2 端立柱 φ25×1.5×3 根 4 中接头 件 37 端立柱 φ25×1.5×2.6 根 4 地锚 φ10 件 32 端立柱卡 φ25 套 16 固定卡 φ3 个 248 套 10 防虫网 40 目 ㎡ 150 26 遮阳网 70% ㎡ 300 套 1 直梁端头卡 抱箍 压膜槽 60×0.6δ 米 185 上走式 微喷灌 5 育苗操作技术 5.1 苗床准备 5.1.1 场地选择 要求地形开阔,东、西、南三面无高大树木、建筑物或山岗遮荫,地势平坦,通风向阳, 有电源和洁净水源,周围无有害气体、无大量扬尘,交通便利,方便管理,土层深厚,土壤 肥沃。禁止选择头年种植过红薯,或者红薯病害严重的地块作苗床地。 5.1.2 苗床地整理 采用人畜或机耕翻犁苗床土、除去杂草,整细耙平。 2 DB 5206/T 88-2018 5.1.3 土壤消毒 用 1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300~500 倍液,喷洒苗床和四周边沟;或生石灰进行土壤消 毒灭菌;或用秸秆堆燃,利用高温杀死附着在床面上的病菌。 5.1.4 苗床制作 根据大棚类型确定苗床制作规格,水泥轻制大棚按长 14.8m,宽 1.6m,走道或沟宽 30 ㎝制作苗床,苗床面积 23.68 ㎡,每个标准大棚做成 6 个标准苗床;镀锌钢管大棚按长 14.8m, 宽 2.2m,走道或沟宽 30 ㎝制作苗床,苗床面积 32.56 ㎡,每个标准大棚做成 6 个标准苗床。 苗床可作成厢高 40 ㎝的高厢标准苗床,或深 30~35 ㎝的茶盘式标准苗床。 5.1.5 苗床培肥 每㎡苗床施入充分腐熟的猪牛圈粪或沼渣等优质农家肥 15~20kg,磷肥 0.1 ㎏,耕翻 均匀,并将床土与肥料充分混匀。播种前在床面铺 5~6 ㎝厚猪牛圈粪作为酿热物,再覆盖 5 ㎝细泥土后排薯。 5.2 种薯准备 5.2.1 薯种选择 具有该品种的皮色、肉色、形状等特征,选用皮色鲜亮光滑、薯块大小整齐均匀、长条 形、大小适中(薯种重以 0.3 ㎏左右为宜)未受冷害、冻害和机械损害,无病虫害,生命力 强健的脱毒红薯薯块。种薯质量按 NY/T1200 规定执行。 5.2.2 种薯用量 2 一般每㎡苗床排种 15 kg,每 kg 薯块可出标准苗 100~150 株,大田栽培每 667m 约需 种薯 50kg。水泥轻制大棚的每个标准苗床(23.68 ㎡)用种量约 354kg;镀锌钢管大棚的每 个标准苗床面积(32.56 ㎡)用种量约 488kg。 5.2.3 薯种浸种消毒 5.2.3.1 温汤浸种 将挑选后的薯块装入网兜内,放在温水中,水温 56~58℃,下水后将网兜上下提动, 使其在 2min 内降到 51~54℃,浸种 10min。浸种时要严格操作,既要注意温度,又要保证 时间,使薯块表皮和芽眼深处的病菌全部烫死。每 100kg 热水一次可浸种 10~15kg。 5.2.3.2 药剂浸种 用 40%多菌灵 800~1000 倍液,置于敞口容器内,浸种 10min;或 50%甲基托布津 500 倍液,浸种 5min,能有效地杀死附着在种薯表面的病菌。 5.3 播种 5.4 苗期管理 大棚育苗的苗床管理基本原则是“以催为主,以炼为辅,先催后炼,催炼结合”。出苗 前应本着高温催芽,做好增温保温措施,水分适当,力争早出苗、多出苗、不烂床。出苗后 要适当降温,平稳生长,注意浇水通风,防止烧芽。采摘秧苗前要进行低温炼苗。 5.4.1 温度管理 采取高温催芽,恒温长苗,低温炼苗。薯种排放前,苗床温度提高到 30℃左右,薯种 上床后 3 天内,苗床温度保持在 35℃左右,温度超过 35℃,揭开薄膜降温;遇低温天气, 封严塑料膜保温。出苗前,苗床温度保持在 30~32℃,最低不能低于 28℃,起到催芽防病 作用。薯苗出土后将地膜去掉,新叶开始展开后,选择晴暖天气(避开低温天气)的上午 10 点到下午 3 点适当揭开大棚两头的膜通风,出苗后随着秧苗生长逐渐降低到 25℃左右。 当薯苗 4~5 叶时,应昼揭夜盖,阴雨天可不揭膜,强光时履盖遮阳网,以防日灼。薯苗长 到 l5 ㎝以上时,停止浇水和升温,温度保持在 18~20℃。剪苗前 5~7d 采取低温及时进行 炼苗,让薯苗在自然气温条件下提高其适

pdf文档 DB5206-T88—2018 脱毒红薯大棚育苗技术规范 铜仁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06-T88—2018 脱毒红薯大棚育苗技术规范 铜仁市 第 1 页 DB5206-T88—2018 脱毒红薯大棚育苗技术规范 铜仁市 第 2 页 DB5206-T88—2018 脱毒红薯大棚育苗技术规范 铜仁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3:48:5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