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曲 靖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3/T 11—2017 曲靖市桑树栽培技术规程 2017 – 01 – 01 发布 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7 – 03 - 01 实施 发 布 DB5303/T 1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曲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提出。 本标准由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曲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陆良县蚕桑站、沾益区蚕桑站、麒麟区蚕桑站、 师宗县农业局茶桑果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章凤、桂婷婷、董宇方、袁金祥、高祥红、王建明、郭绍才、李国灿、赵芳、 陈文龙、李坐红。 I DB5303/T 11—2017 曲靖市桑树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桑树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桑园建立、树型养成、嫁接改良、桑园管理、桑叶收获及病 虫害防治等。 本标准适用于曲靖市以养蚕为主的桑树栽植和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杂交苗 用杂交种直接繁育的苗木。 2.2 嫁接苗 采用嫁接法繁育的苗木。 2.3 摘芯 摘去桑树枝条顶端生长芽的嫩芯。 2.4 疏芽 疏除过多的生长芽和不良芽。 2.5 剪梢 晚秋季桑树停止生长后至春季桑树发芽前,剪除桑树枝条梢端部分。 2.6 春伐 1月份在多年生老桑拳上重剪当年生枝条,只留老桑拳。 2.7 夏伐 5月份在多年生才桑拳上重剪当年生桑条,只留老桑拳。 1 DB5303/T 11—2017 2.8 束枝 入冬落叶后用稻草将枝条束起,以诱害虫集中越冬,开春前解下集中烧毁。 3 桑园建立 3.1 桑园规划 桑园应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坡度小于15°,土层深厚,土壤酸碱度呈微酸性或中性,通风良 好的地块成片建设。建园前应对种植区烟桑、道路、沟渠等作总体布局规划。桑园应远离工厂、砖窑厂、 烟草等污染源。行向根据地形、地势、日照、风向、水土保持和方便管理等条件来决定,一般以南北向 为主。 3.2 土地平整和土壤改良 栽植桑树前,深耕土地,高低不平的要平整。深耕时期在晚秋或初冬,深度在25 cm~30 cm。结合 深耕施入适量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经晒垡后再耙平地面,做到墒平土细。 3.3 品种选择 适宜曲靖地区栽植的优良桑品种有农桑(8号、12号、14号)、强桑1号等,用作砧木的优良品种有 杂交苗:桂桑(桂优12号、62号)和粤桑(粤桑11号、51号)。 3.4 桑树栽植 3.4.1 3.4.1.1 栽植模式 嫁接苗栽植 用农桑、强桑等嫁接苗直接栽植,3~4年进入盛产期。 3.4.1.2 杂交苗嫁接栽植 引进桂桑、粤桑杂交桑苗栽植,第二年再用农桑、强桑嫁接,当年进入盛产期。 3.4.2 3.4.2.1 栽植形式及密度 宽行密株 行间宽,株间密的栽植形式。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耕作方式等确定株行距。一般行距1.1 m~ 2 1.3 m,株距0.33 m~0.45 m,每667m 栽植1 200~1 800株。 3.4.2.2 宽窄行 宽行与窄行相间排列的栽植形式。按宽行距2 m,窄行距0.67 m,株距0.5 m的三角形错位栽植,每 2 667 m 栽植1 000株。 3.4.3 栽植时期 以冬季栽桑最适宜,时间在12月至次年2月。 3.4.4 2 栽植方法和步骤 DB5303/T 11—2017 3.4.4.1 深挖种植沟,施足基肥 2 按深50 cm、宽40 cm开挖种植沟,表土和心土分开放置,沟底施放基肥(农家肥),每667m 施 1 500kg~2 000 kg,表土与基肥混合后加50 kg过磷酸钙拌均后栽植。 3.4.4.2 苗木处理 大小分开,剔除病虫害苗并烧毁,剪除烂根、过长根,并用20%的石灰浆浸苗根半小时或用0.5%~ 1%波尔多液(配制比例为硫酸铜:石灰:水=1:1:(100~200)浸根10分钟。 3.4.4.3 定植 苗木放入种植沟,提直桑苗,先放表土埋至根颈部,再轻轻提拔和摇动桑苗,使根系舒展,后放心 土并踏实。嫁接苗埋至嫁接口以上3 cm~5 cm,杂交苗埋至青黄交界以上7 cm~10 cm,浇足定根水后 覆膜。 3.4.4.4 调墒定干 定植后,按两行一墒进行调墒,并打碎土块,理平墒面,疏通沟路;立春前10天完成定干,定干高 度10 cm~15 cm,以留三个冬芽为标准。剪口部位在最上一个芽的上方0.5 cm处,剪口平滑。 4 树型养成 4.1 低干拳式树型养成 养成主干10 cm~15 cm,有一层支干的树型。方法是桑苗定植后,离地面10 cm~15 cm高度剪去苗 干(一般留3个芽),发芽后培育2~3根新梢生长,当年养成粗壮枝条,伐条时以上年定干的水平线剪 伐(10 cm~15 cm高),发芽后在支干上端留养新梢生长,以后每年在枝条基部剪伐枝条。 4.2 无干桑拳式树型养成 树干极短,埋入土中或稍露出地面。方法是桑苗定植后,离地面8 cm~10 cm剪去苗干,发芽后留2~ 3个新梢生长,当年培育成粗壮枝条,第二春发芽前,在枝条基部处剪伐定型,养成树干较短独拳式的 树型。 5 嫁接改良 5.1 桑树嫁接方法。 5.1.1 锯桩芽接 将桑树从青黄交界处剪(锯)断,将芽片插入皮层的方法。 5.1.2 简易弧形芽接 在主干离地面1 cm~7 cm处嫁接,此法适用于幼树。 5.2 嫁接适期 惊蛰节令前后15天,桑树皮层与木质部易分离时为嫁接适时。杂交桑因树液流动早,可提前10~ 15天嫁接。 3 DB5303/T 11—2017 6 桑园管理 6.1 桑园施肥 6.1.1 肥料类型、施肥时期和施肥量 6.1.1.1 春肥以氮磷肥为主,配合钾肥,在桑树萌发后,养春蚕前 10~15 天,在下雨或灌水时施入, 施用量点全年总施肥量的 20%。 6.1.1.2 夏肥以氮肥为主,配合农家肥,在夏伐或夏蚕结束后施入,施用量占全年总施肥量的 40%。 6.1.1.3 秋肥以氮肥为主,配合钾肥,在 8 月上、中旬施入,施肥量占全年总施肥量的 15%。 6.1.1.4 冬肥以农家肥为主,在桑树休眠后至发芽前施入,施肥量占全年总施肥量的 25%。 6.1.2 施肥的方法 有穴施、沟施、撒施三种。 6.2 桑园的耕作 6.2.1 冬耕夏锄 冬耕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桑树落叶后结合施冬肥进行。冬耕深度15cm~20cm,桑根附近略浅, 不伤粗根。夏锄结合铲除杂草,在夏伐后进行,深度5cm~10cm。 6.2.2 除草 根据桑园杂草生长和蔓延情况分春、夏、秋季进行,以人工除草为主,不提倡使用除草剂。 6.3 桑树树体管理 6.3.1 摘心 在春季5龄蚕用叶前10天摘芯,晴天进行,以利伤口愈合,防止病菌感染。 6.3.2 疏芽 新梢长到5 cm~10 cm,进行第一次疏芽,长到15 cm~20 cm进行第二次疏芽。疏去着生位置不当、 2 过密、细弱或过强的新梢,保持有效条每667m 在10 000根左右。疏芽在晴天进行。 6.3.3 伐条 春伐在桑树休眠期进行,夏伐于春叶采完后4~5天内完成。 6.3.4 整枝、束枝和解束 整枝在桑树落叶后,树液流动前进行,剪除枯桩、枯枝、死拳、病虫害和细小弱枝并集中烧毁。束 枝在桑树落叶后进行,用稻草或草绳把枝条束缚成束状。在桑树发芽前,解开束草集中烧毁或做堆肥。 7 桑叶采收、运输及贮藏 7.1 4 桑叶采摘 DB5303/T 11—2017 采摘时间以10时前和16时后为宜,避免高温烈日下采叶。秋期采叶留柄,保护腋芽。晚秋期每条枝 梢至少留5~6片叶,让其自然脱落。 7.2 桑叶运输 随采随运,及时抖松散热。不得有农药等污染。 7.3 桑叶贮藏 采用畦贮法,畦宽、高约60 cm,畦与畦之间要留空隙。应用湿布或塑料编织布覆盖,每隔4 h~5 h 翻动一次。 8 桑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进行,以农业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禁止使用国家禁 限使用的农药。具体方法见附录A和B。 5 DB5303/T 11—201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桑树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A.1 总则 曲靖常见的桑树病虫害有:桑褐斑病、桑里白粉病、桑疫病、桑根结线虫病、红蜘蛛、桑蓟马、桑 毛虫、桑尺蠖等。 A.2 桑褐斑病 A.2.1 病症及发生规律 褐斑病俗称“焦斑”病、“烂斑”病,属叶部病害,多发生于嫩叶期。初期叶片出现芝麻粒大小的 暗色水渍状斑,随着病情发展,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褐色病斑,斑上环生白色或微红色至黑褐色粉块, 多湿时腐败穿孔,干燥时中部开裂。此病由真菌浸染引起,病菌在叶片上越冬,借助风、雨、昆虫传播。 高温多湿易发此病。5月份发生,到中秋、晚秋暴发。多雨年份,地势较低、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 栽植过密,偏施氮肥或缺肥的桑树易发病。 A.2.2 防治方法 A.2.2.1 消灭越冬病源 随时收集或在落叶前彻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或沤肥。早春结合治虫,普遍喷用一次波美2~3度的 石硫合剂,杀灭附着在枝干、落叶上的越冬病原。发病严重的桑园,在晚秋蚕结束后,可喷1~2次0.7% 的波尔多液。 A.2.2.2 加强栽培管理 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低洼田块,加强理沟排水;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A.2.2.3 药剂防治 见附录B。 A.3 桑里白粉病 A.3.1 病症及发病规律 多发生在叶背上,发病初期在枝条中下部老叶背面散生白色小霉斑,随病情发展,病斑逐渐扩大连 成一片,严重时布满全叶,霉斑表面呈白粉状,相应的正面,出现黄褐色绿斑。本病由真菌侵染引起, 病菌在桑树上越冬,第二年在春夏季节开始发病,秋季发病严重。高温多湿的环境下,本病发生多,易 流行;硬化早的桑品种易感此病;地下水位低、过于密植或缺钾的桑园易发病;枝条中、下部叶发病重。 A.3.1.1 6 防治方法 DB5303/T 11—2017 A.3.1.1.1 加强肥培管理,合理采叶:施足夏肥,早施追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夏秋叶采摘 从下而上,防止桑叶老化,同时加强修剪增加通风透光,减少发病。 A.3.1.1.2 消灭越冬病原:在落叶前将病叶作饲料或作堆肥处理,减少越冬病原。 A.3.1.1.3 先栽抗病品种,以硬化迟的品种为宜。 A.3.1.1.4 药剂防治:见附录B。 A.4 桑疫病 A.4.1 病症及发生规律 桑疫病又叫烂头病、细菌性黑枯病。为害叶片和嫩梢。叶片出现成片
DB5303-T 11-2017 曲靖市桑树栽培技术规程 曲靖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5:57:1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