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947788.1
(22)申请日 2022.08.07
(71)申请人 西南石油大 学
地址 610500 四川省成 都市新都区新都大
道8号
(72)发明人 曾德智 王熙 明坤基 喻智明
刘振东 鲁威 韩雪 田刚
李小刚 易良平
(51)Int.Cl.
G01N 3/02(2006.01)
G01N 3/5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射孔套管孔眼冲蚀速率预测与冲蚀损
伤评价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射孔套管孔眼冲蚀速率
预测与冲蚀损伤评价方法, 属于油气安全工程领
域。 其特征在于: 首先确定射孔套管孔眼冲蚀速
率影响因素和范围, 制定冲蚀实验方案; 根据冲
蚀实验结果计算孔眼平均冲蚀速率并进行因素
分析; 进一步建立主控因素影 响下的平均冲蚀速
率预测模型, 现场结合预测模型与压裂参数可获
取孔眼冲蚀扩径率; 最后, 将扩径率代入建立的
冲蚀程度评价集隶属度函数对孔眼冲蚀损伤程
度进行评价。 本发明针对大型加砂压裂工况下,
通过冲蚀对孔眼冲蚀速率进行预测, 对孔眼冲蚀
损伤进行评价, 为现场压裂方案及套管安全服役
提供依据。
权利要求书5页 说明书10页 附图3页
CN 115290432 A
2022.11.04
CN 115290432 A
1.一种射 孔套管孔眼冲蚀速率预测与 冲蚀损伤评价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具体步骤 包括:
步骤1: 确定射 孔套管孔眼冲蚀速率影响因素及范围;
影响因素包括: ①过砂量、②砂浓度、③流速、④支撑剂粒径, ⑤携砂液粘度; 其中过砂
量实验范围为50kg ‑2000kg, 砂浓度实验范围为5% ‑20%, 流速实验范围为20m/s ‑140m/s,
支撑剂粒径实验范围为0.1m m‑0.8mm, 携砂液粘度范围1mPa ·s‑50mPa·s;
步骤2: 射 孔套管孔眼冲蚀实验设计, 包括冲蚀实验方案设计与 冲蚀实验流 程设计;
冲蚀实验方案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针对步骤1中五个因素进行多因素多水平设计, 共
计n组;
冲蚀实验每组流 程设计包括6步, 依次为:
①根据步骤2所述冲蚀实验方案设计结果, 确定每组实验参数值, 即过砂量、 砂浓度、 流
速、 支撑剂粒径, 携 砂液粘度;
②实验前孔眼冲蚀试样用去膜液和无 水乙醇清洗, 风干、 称重三次记 平均值为mi;
③水池加入羧甲基纤维素增加粘度, 取样进行粘度测试, 直到达到该组携砂液粘度实
验参数值, 记粘度为 τi5;
④确定支撑剂粒径, 记为di4, 确定该组实验所用过砂量, 记为ζi1; 打开加砂罐加砂阀门
将支撑剂加入加砂罐, 当实验所用过砂量ζi1超过加砂罐单次最大载量时, 该组应分多次加
砂过程进行;
⑤旋转砂罐砂浓度控制阀, 控制砂浓度达 到该组砂浓度实验参数值, 记为αi2;
⑥启动柱塞 泵, 控制流速 达到该组流速实验参数值, 记为vi3;
⑦当流速达到实验要求后, 打开过砂阀门, 加砂罐中支撑剂与携砂液混合, 直到所有支
撑剂全部排出后停止计时, 实验时间记为ti; 当一组实验多次累计时, 将实验时间相加总和
为该组实验时间;
⑧实验后孔眼冲蚀试样用去膜液、 无 水乙醇清洗, 风干、 称重三次记 平均值为mi';
冲蚀实验流程涉及主要装置包括: 水池, 柱塞泵, 加砂罐, 射孔套管; 其中套管由套管本
体与孔眼冲蚀试样组成;
步骤3: 依据步骤2冲蚀实验设计开展冲蚀实验, 记录每一组实验的过砂量ζi1、 砂浓度
αi2、 流速vi3、 支撑剂粒径di4、 携砂液粘度τi5、 实验时间ti, 实验前后孔眼冲 蚀试样称重分别
不少于三次, 计算得到平均质量mi、 m′i;
步骤4: 计算孔眼平均冲蚀速率; 利用步骤3冲蚀实验结果, 基于失重法, 将实验前后孔
眼冲蚀试样质量损失量与实验时间的比值记为 孔眼平均 冲蚀速率如式(1);
式中:
为第i组平均冲蚀速率, 表示单位时间内的冲蚀质量, g/min; mi为第i组实验前
孔眼冲蚀试样清洗后 多次称重平均质量, g; m ′i为第i组实验结束孔眼冲蚀试样清洗后 多次
称重平均质量, g; mi‑m′i表示冲蚀试验后质量损失, g; 其中称重次数不少于三次;
步骤5: 孔眼冲蚀速率主控因素分析; 根据步骤3和4, 建立冲蚀速率矩阵如式(2);权 利 要 求 书 1/5 页
2
CN 115290432 A
2式中: A为冲蚀速率矩阵; ζi1为第i组过砂量, kg; αi2为第i组数砂浓度, kg/m3; vi3为第i组
流速, m/s; di4为第i组支撑剂粒径, 目; τi5为第i组携砂液粘度, mPa ·s;
为第i组孔眼平均
冲蚀速率, g/mi n;
计算5个影响因素分别与冲蚀速率的相关系数; 冲蚀速率主控因素分析时, 不同影响因
素与冲蚀速率的相关系数计算如公式(3);
式中: ri6为第i个因素与冲蚀速率的相关系数, 无量纲; ri6绝对值越大则相关性越强, 影
响越大; l为实验总组数, 即对 应冲蚀速率矩阵A总行数; aki为冲蚀速 率矩阵A中的数据, 其中
i取1、 2、 3、 4、 5分别表示过砂量、 砂浓度、 流量、 支撑剂粒径、 携砂液粘度、 孔眼平均冲蚀速
率, 即依次对应冲蚀速率矩阵A中的列, k取1、 2 …l对应冲蚀速率矩阵A中的行;
将冲蚀速率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i6|进行从大到小排序, 选取相关性最强的三个因素作
为主控因素, 并从大到小记为第一、 第二和第三主控因素;
步骤6: 建立主控因素影响下孔眼平均 冲蚀速率预测模型;
根据步骤5中从过砂量、 砂浓度、 流速、 支撑剂粒径, 携砂液粘度五个影响因素中分析得
到的第一、 第二和第三主控因素, 建立 三种预测模型:
(a)建立第一主控因素影响下的冲蚀速率预测曲线;
以第一主控因素x为变量, 在实验范围内设置固定步长取离散点x1,x2...xi(i≥4), 其
他因素为固定值, 最大可能使用已得到冲蚀速率矩阵A中的已知数据组, 缺 失离散点需要重
复步骤3和4补充实验, 利用非线性拟合得到第一主控因素x下冲蚀速率预测曲线f(x);
(b)建立第一和第二主控因素的影响下的冲蚀速率预测图版;
以第一主控因素x与第二主控因素y为变量, 在实验范围内设置固定步长取离散点(xi,
yj)(i≥3,j≥3), 其他因素为固定值, 最大可能使用已得到冲蚀速率矩阵A中的已知数据
组, 缺失离散点需要重复步骤3和4补 充实验, 利用非线性拟合得到第一主控因素x和第二主
控因素y下冲蚀速率预测图版f(x,y);
(c)建立第一、 第二和第三主控因素影响下的冲蚀速率预测方程;
以第一主控因素x、 第二主控因素y、 第三主控因素z为变量, 在实验范围内设置固定步
长取离散点(xi,yj,zk)(i≥3,j≥3,k≥2), 最大可能使用已得到冲蚀速率矩阵A中的已知数
据组, 缺失离散点需要重复步骤3和4补充实验, 利用非线性拟合得到第一主控因素x、 第二
主控因素y、 第三主控因素z下冲蚀速率预测方程f(x,y,z);
步骤7: 现场工况 下孔眼平均 冲蚀速率预测;
根据步骤6建立的三种孔眼平均冲蚀速率预测模型, 结合现场工况进行模型选择和计
算;权 利 要 求 书 2/5 页
3
CN 115290432 A
3
专利 一种射孔套管孔眼冲蚀速率预测与冲蚀损伤评价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01:46:4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