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5.020 B 05 DB2306 黑 龙 江 省 大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2306/T 080-2019 半干旱区玉米抗旱平作栽培技术规程 2019-01-21 发布 大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04-21 实施 发布 DB2306/T 080-2019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耕整地................................................................................................................................................................. 1 5 玉米用种............................................................................................................................................................. 2 6 播种..................................................................................................................................................................... 2 7 田间管理............................................................................................................................................................. 2 8 收获..................................................................................................................................................................... 4 I DB2306/T 080-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克军、王玉凤、王丽艳、殷大伟、于崧、陈天宇、王怀鹏、武鹏、张继卫、 李庆。 II DB2306/T 080-2019 半干旱区玉米抗旱平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半干旱区玉米抗旱平作栽培有关的术语和定义、耕整地、玉米用种、播种、田间管 理、收获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庆地区半干旱区玉米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0395.1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总则 GB 10395.3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3部分:拖拉机 GB 10395.5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5部分:驱动式耕作机械 GB 10395.7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7部分:总则联合收割机、饲料和棉花收割机 GB 10395.14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14部分:动力粉碎机和切碎机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5668 旋耕机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742 铧式犁作业质量 NY/T 1409-2007 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半干旱区 全年降雨量在300 mm~500 mm的地区。 3.2 平作 在作物栽培过程中,没有畦或垄的耕作方式。[NY/T 1409-2007,术语与定义3.2]。 4 耕整地 4.1 选地与选茬 选择地势平坦,肥力较高,保水保肥性能良好,排灌方便,前茬未使用对种植玉米有危害的长效 残留除草剂的地块。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农业 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 的规定。 4.2 耕整地 1 DB2306/T 080-2019 4.2.1 秸秆翻压还田 宜收获后,封冻前,进行翻压,翻压地块耕层厚度≥30 cm,土壤含水量≥15%,秸秆粉碎后,提倡 2 2 2 2 2 撒施秸秆发酵菌剂20 kg/hm ~30 kg/hm ,尿素112.5 kg/hm ~150 kg/hm 或施用农家肥3750 kg/hm ~ 2 7500 kg/hm 。采用铧式犁直接翻压入土,翻压深度≥25 cm。所用机械应符合GB10395.1、GB 10395.3、 GB 10395.5、GB 10395.7、GB 10395.14要求,还田质量应符合NY/T 742要求。 4.2.2 深松(选择性作业) 采用大马力机械联合整地,以耙茬深松为主,耕翻为辅,秋季整地耙茬深松30 cm~40 cm。但当土 壤耕作层厚度≤25 ㎝,且耕作层以下为沙层的漏水漏肥地块不宜进行深松作业。 4.2.3 旋耕镇压 采用旋耕机旋耕、镇压作业,达到待播状态。旋耕深度15 cm~18 cm,采用环形镇压器镇压,镇压 2 2 强度在500g/cm 左右。土壤墒情较差时,镇压强度不小于650g/cm 。机械与作业质量符合GB/T 5668标 准。 5 玉米用种 5.1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经国家或省种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品种。 5.2 种子质量要求 种子的纯度、净度和含水量应符合GB 4404.1的要求,发芽率不低于95%。 6 播种 6.1 种子包衣 用三唑醇种衣剂或三唑酮种衣剂拌种,防治黑穗病。 6.2 播种时间 土壤5 cm~10 cm 处地温稳定通过8 ℃~10 ℃,可以进行播种。 6.3 播种密度 每公顷保苗株数 60000 株~75000 株。 6.4 播种方法 6.4.1 直播 当耕层土壤含水量高于 25%时,采用机械精量抢墒播种(出现严重干旱时应及时灌溉)。 6.4.2 坐滤水种 当耕层土壤含水量低于25%时,采用机械1次完成开沟、施肥、注水、播种、覆土。播种后隔天镇 压。 6.5 镇压 直播田播种后及时镇压,干旱年份增加镇压次数;坐滤水种地块播后隔天镇压,镇压做到不漏压, 不拖堆。 7 田间管理 7.1 施肥 施肥应符合NY/T 496规定的标准,提倡测土配方平衡施肥。根据玉米的需肥特性大量元素与微量 元素配合使用。 7.1.1 底肥 每公顷施纯氮(N)150 kg~225 kg,、磷肥 (P2O 5) 80 kg~120 kg、钾肥(K2O)120 kg~150 kg。 7.1.2 追肥 2 DB2306/T 080-2019 叶龄达到8片可见叶时,结合深松进行追肥,每公顷施纯氮(N)60 kg~100 kg,追肥深度在10 cm~ 15 cm。 7.2 化学除草 7.2.1 农药使用准则 农药合理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规定的准则。 7.2.2 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除草 土壤墒情好的年份可采用播后苗前封闭除草,可使用乙草胺(禾耐斯)、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 草胺、莠去津、2.4-D 异辛酯、噻吩磺隆、嗪草酮等药剂。可施用乙草胺乳油,或异丙甲草胺乳油,或 精异丙甲草胺+莠去津。如出土阔叶杂草较多,可混加 2.4-D 异辛酯。或每公顷精异丙甲草胺+噻吩磺 隆水分散剂;如部分杂草已出苗,可加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或 2.4-D 异辛酯乳油。或每公顷精异丙 甲草胺+嗪草酮+噻吩磺隆水分散剂。 7.2.3 苗后茎叶处理 玉米苗后 3~5 叶期,选用药剂有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苯唑草酮。 每公顷用烟嘧磺隆,或烟嘧磺隆+莠去津,或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或苯唑草酮+莠去津水 分散剂。 7.2.4 化学除草技术要求 播后苗前化学除草要求地平、土碎、地表无植物残体,播种后要及时施药,喷洒均匀,实际用药 量与设计量误差要小于±5 %,药剂喷液量以喷雾机每公顷 180 L~200 L 为宜,均匀雾于土壤表面。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 2%或沙质土、低洼易积水地块、低温高湿等条件禁用 2.4-D 类和嗪草酮除草剂; 玉米拱土期或土壤出现裂缝,禁止施用草甘膦。苗后茎叶处理要选无风或风小(小于 3 级风)的天气, 利用早晚进行施药,空气湿度在 65%以上,避开中午高温,药剂喷液量以喷雾机每公顷 75

pdf文档 DB2306-T080-2019 《半干旱区玉米抗旱平作栽培技术规程》 大庆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06-T080-2019 《半干旱区玉米抗旱平作栽培技术规程》 大庆市 第 1 页 DB2306-T080-2019 《半干旱区玉米抗旱平作栽培技术规程》 大庆市 第 2 页 DB2306-T080-2019 《半干旱区玉米抗旱平作栽培技术规程》 大庆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0:47:44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