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5.020 B 05 DB2306 黑 龙 江 省 大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B2306/T 081-2019 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2019-01-18 发布 大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04-18 实施 发布 DB2306/T 081-2019 目 次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地环境............................................................................................................................................................. 1 5 青贮玉米用种..................................................................................................................................................... 1 6 施肥..................................................................................................................................................................... 1 7 播种..................................................................................................................................................................... 2 8 田间管理............................................................................................................................................................. 2 9 刈割..................................................................................................................................................................... 4 I DB2306/T 081-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克军、王玉凤、薛盈文、王丽艳、陈天宇、王怀鹏、武鹏、尹雪巍、菅立群、 张津松。 II DB2306/T 081-2019 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青贮玉米生产的有关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青贮玉米用种、播种、施肥、 田间管理、刈割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庆地区无公害青贮玉米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青贮 将青绿饲草置于密封的青贮设施设备中,在厌氧环境下进行的以乳酸菌为主导的发酵过程,导致 酸度下降抑制微生物的存活,使青绿饲料得以长期保存的饲草加工方法。 4 产地环境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农业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规定。 5 5.1 青贮玉米用种 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用经国家和省种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品种。 5.2 品质 在干物质中粗蛋白含量 7%~8.5%以上,粗纤维含量 20%~35% 5.3 6 6.1 种子质量要求 种子的纯度、净度和含水量应符合GB 4404.1的要求,发芽率不低于95%。 施肥 施肥原则 1 DB2306/T 081-2019 施肥应符合NY/T 496,提倡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大量元素肥料与微量元 素肥料配合施用。 6.2 底肥 每公顷施农家肥 30000 kg 以上,纯氮(N)90 kg~125 kg,、磷肥 (P2O5) 80 kg~120 kg、钾肥 (K2O)120 kg~150 kg。施底肥深度为 8 cm~10 cm。 7 播种 7.1 种子处理 7.1.1 晒种 播种前 2 d~3 d,选择晴天晾晒种子 2 h~3 h。 7.1.2 种子包衣 用三唑醇种衣剂或三唑酮种衣剂拌种,防治黑穗病。 7.2 播种时间 当土壤 5 cm~10 cm 处地温稳定通过 8 ℃~10 ℃,可以进行播种。 7.3 种植密度 公顷保苗株数 60000 株~75000 株。 7.4 播种方法 7.4.1 直播 当耕层土壤含水量高于 25%时采用机械精量播种。 7.4.2 坐滤水种 当耕层土壤含水量低于 25%时,采用机械 1 次完成开沟、施肥、滤水、播种、覆土。 7.5 镇压 播种后用镇压器及时镇压;坐滤水种地块播后隔天镇压。镇压做到不漏压、不拖堆。 7.6 8 8.1 播种质量 应做到播种株距一致,镇压后种子深度3 cm~5 cm。 田间管理 追肥 叶龄达到 8 片可见叶时,结合中耕每公顷追施氮肥 60 kg~100 kg。 8.2 化学除草 8.2.1 农药使用准则 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规定的准则。 8.2.2 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除草 土壤墒情好的年份可采用播后苗前封闭除草,可使用乙草胺(禾耐斯) 、异丙甲草胺、精异丙甲草 胺、莠去津、2.4-D 异辛酯、噻吩磺隆、嗪草酮等药剂。 可施用乙草胺乳油或异丙甲草胺乳油或精异丙甲草胺+莠去津。如出土阔叶杂草较多,可混加 2.4-D 2 DB2306/T 081-2019 异辛酯。 或每公顷精异丙甲草胺+噻吩磺隆水分散剂;如部分杂草已出苗,可加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或每公顷精异丙甲草胺+嗪草酮+噻吩磺隆水分散剂。 8.2.3 苗后茎叶处理 玉米苗后 3~5 叶期,选用药剂有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苯唑草酮。 每公顷用烟嘧磺隆,或烟嘧磺隆+莠去津,或烟嘧磺隆+硝磺草酮+莠去津,或苯唑草酮+莠去津水 分散剂。 8.2.4 化学除草技术要求 播后苗前化学除草要求地平、土碎、地表无植物残体,播种后要及时施药,喷洒均匀,实际用药 量与设计量误差要小于±5 %,药剂喷液量以喷雾机每公顷 180 L~200 L 为宜,均匀雾于土壤表面。 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 2%或沙质土、低洼易积水地块、低温高湿等条件禁用 2.4-D 类和嗪草酮除草剂; 玉米拱土期或土壤出现裂缝,禁止施用草甘膦。苗后茎叶处理要选无风或风小(小于 3 级风)的天气, 利用早晚进行施药,空气湿度在 65%以上,避开中午高温,药剂喷液量以喷雾机每公顷 75 L~100 L 为宜。 8.3 病虫害防治技术 8.3.1 玉米螟 8.3.1.1 农业防治 前茬玉米收获后及时旋耕灭茬深翻,消灭越冬幼虫。 8.3.1.2 物理防治 投射式杀虫灯:一般情况下,围绕玉米秸秆集中堆放处于 6 月下旬至 7 月下旬设置,视秸秆堆垛 适度集中情况,可酌情增加灯数量,每台灯相隔 200 m。 杀虫灯加性诱剂技术:把玉米螟性诱剂挂在投射式杀虫灯上,与单用投射式杀虫灯一样设置和管 理。 8.3.1.3 生物防治 根据前期测报调查,共释放赤眼蜂三次。在玉米螟化蛹率达到 20%时,后推 10 d 为第一次放蜂日, 间隔 5 d 后第二次放蜂,间隔 10 d 后第三次放蜂。每公顷总放蜂量不低于 22.5 万头,每公顷设置 30 个点,每点放 1 块蜂卡,每次每公顷放 7.5 万头。 8.3.1.4 化学防治 在大喇叭口期,用 Bt 乳剂制成颗粒剂撒施肥,或用 Bt 可湿性粉剂喷雾。 8.3.2 双斑萤叶甲 用阿维•三唑磷乳油,或氯氰菊酯,兑水采用高杆喷雾机或航化方式喷雾。 8.3.3 蚜虫 用吡虫啉悬浮剂,或啶虫脒乳油,兑水采用高杆喷雾机或航化方式喷雾。 8.3.4 黏虫 3 DB2306/T 081-2019 防治指标:做好黏虫的预测预报工作,当虫口密度达到 5 头/株时,需进行防治。 防治方法:用触杀剂和

pdf文档 DB2306-T081-2019 《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大庆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2306-T081-2019 《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大庆市 第 1 页 DB2306-T081-2019 《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大庆市 第 2 页 DB2306-T081-2019 《青贮玉米生产技术规程》 大庆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10:41:5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