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65.020.20 B30 DB5108 四 川 省 ( 广 元 市 ) 地 方 标 准 DB 5108/ T22—2020 天麻设施化栽培技术规程 2020 - 12 - 20 发布 广元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5 - 01 实施 发 布 目 次 前言 ................................................................................. 2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生产环境 .......................................................................... 1 5 设施建设 .......................................................................... 1 6 栽培技术 .......................................................................... 2 7 栽培管理 .......................................................................... 3 8 采收、贮藏和场地清理 .............................................................. 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设施化栽培天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元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元市林木种苗管理站、四川赤健中药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柳、吕强、潘庆牧、刘瑛、赖霜菊、孟瑜、何成相、杨曙光、柳宁。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DB5108/ T22—2020 天麻设施化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麻(Gastrodia elata Bl.)设施化栽培的定义、生产环境、设施建设、栽培技 术、栽培管理、采收、贮藏和场地清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广元市天麻设施化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设施化栽培 指在一定条件下,利用大棚和房屋等现代化设施设备,适当改善天麻生长环境,实现天麻栽培过程 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减少各种有害生物的危害,使天麻栽培实现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目的。 4 生产环境 4.1 生态环境 空气环境质量符合GB 3095要求。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要求。水源质量符合GB 5084要求。 4.2 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有水源、背风向阳、远离污染、海拔700~2400m的地点作为生产场地。 生产场地配备充足的电源。 5 设施建设 5.1 大棚 1 DB5108/ T22—2020 地面保留3~5度的倾斜度,整平、压紧实,选用钢材或木材搭建棚体。钢材棚棚高3m,棚宽≤8m, 2 棚长根据场地大小来确定;木材棚棚高2~3m,棚宽4~6m,面积30~50m 。棚顶覆盖遮阳网或薄膜,四 周用钢丝网围起并开排水沟。 5.2 房屋 闲置房屋,厂房、农房和仓库等均可。 6 栽培技术 6.1 栽种前准备 6.1.1 种麻选择 选择新鲜健壮、发育完好、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个体重5~25g的0代种麻或1代种麻。 6.1.2 菌种准备 选择优质高产的蜜环菌栽培菌种,要求菌索健壮、呈红棕色、无杂菌感染、无虫害、无退化、菌龄 5个月以内。 6.1.3 菌棒准备 选择麻栎、栓皮栎、槲栎等阔叶树种培育菌棒,培育好的菌棒要求菌索棕红色,生长旺盛,顶端具 有白色生长点,无杂菌感染和虫害,菌材皮层无腐朽变黑现象。 6.1.4 物资准备 准备洁净的基质、栎类小枝条、栎类树叶和稻草等备用,常见基质有河沙、砂质土等。 6.1.5 场地准备 平整地面做厢。厢宽为1.2~1.5m,长度根据设施情况而定,四周围上30cm左右高的挡板,用木签 固定,步道沟宽0.3m。 6.2 栽种 6.2.1 栽种时间 当年11月至翌年5月。 6.2.2 用种量 每根长40~50cm的菌棒栽6~15个种麻。 6.2.3 种植方法 厢底铺基质厚3~5cm;摆放蜜环菌菌棒,棒与棒间距5~10cm,与步道沟垂直;在棒与棒之间倾斜 摆放栎类小枝条3~5根,小枝条两端紧挨相邻菌棒;撒基质4~6cm填充两菌棒之间空隙;在棒间和棒两 端靠近菌棒摆放种麻,种麻顶芽朝上、间隔10cm左右;撒一层栎类树叶,其上再盖基质5~6cm;平整厢 面,覆盖一层稻草保湿,稻草厚度2~3cm,并用清水浇透。 2 DB5108/ T22—2020 7 栽培管理 7.1 温度 生长季温度以20~25℃为宜;气温≤15℃时,覆盖厚土、稻草等保暖;气温≥28℃时,加遮阳网或 喷水以降低温度,使土壤温度保持在25℃以下。 7.2 湿度 5至9月,基质含水量控制在55%~65%,9月以后至采收前基质含水量控制在40%~50%。注意勤浇少 浇,不可大水漫灌。 7.3 通风 平均气温≥20℃时,或阴雨、绵雨季节,及时采取打开门窗等通风措施。冬季气温较低,可不开门 窗。 7.4 中耕除草 及时去除厢面及厢沟杂草。 7.5 病虫害防治 提倡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方法防治病虫害,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化学防治需符合GB/T 8321 要求。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A。 8 采收、贮藏和场地清理 8.1 采收 天麻栽种后6~15个月,即每年11月至翌年3月采收。采收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碰伤天麻。采收 的天麻要分类,选出留种用的箭麻、白头麻和米麻。 8.2 贮藏 商品麻及时初加工;种麻用沙藏保存。 8.3 场地清理 天麻收获后,将用过的基质、菌棒等生产物资及时清理出场地,并对场地消杀灭菌处理。 3 DB5108/ T22—2020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设施化栽培天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表A.1 设施化栽培天麻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病虫害 危害特征 防治方法 幼虫在地下将天麻咬食成空洞,或 破坏正在发育的天麻顶芽,在菌材上蛀 洞越冬,毁坏菌材。 1.天麻栽种后,可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 液喷洒土表,杀灭土中幼虫; 2.在栽培场地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在天麻播种和收获时,人工捕杀幼虫。 蚧 壳 主要危害天麻块茎,冬季以若虫或 虫 成虫在天麻块茎或菌材上越冬。 1.选择没有蚧壳虫的场地,选用没有蚧壳 虫的木材培养菌材; 2.发现蚧壳虫,应尽快将菌材全部转移销 毁;如遭受蚧壳虫成片危害,则弃用整个种植 场地。 名称 蛴螬 蝼蛄 成虫和若虫咬食天麻块茎,以成虫 或若虫在土里越冬。 1.在栽培场地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主要危害天麻块茎,主要表现为天 麻块茎皮部萎黄、中心腐烂、块茎内部 块 茎 异臭,有的块茎组织内部充满了黄白色 腐 烂 或棕红色的蜜环菌菌索,有的块茎会出 病 现紫褐色病斑,有的块茎捏压会渗出白 色浆状浓液。 1.严格挑选种麻、菌种和菌材,不选带菌 种麻、污染菌种和菌材; 2.严格管理,控制好温湿度,避免长期积 水和干旱。 木霉、根霉和青霉等杂菌,危害菌 材和天麻块茎,危害症状为在菌材或天 麻表面呈片状或点状分布,部分发黏并 有霉味,易造成天麻腐烂。以假蜜环菌 为主的杂菌,抑制蜜环菌生长。 1.菌材、覆盖物等选择新的,并做好消毒 灭杂菌工作; 2.严格菌种选择,禁用带有杂菌的菌种; 3.栽培设施做好消毒灭杂菌工作; 4.严格管理,控制好温湿度,避免长期积 水和干旱; 5.及时除杂菌,小范围杂菌,可将杂菌刮 掉,留下部分浸入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中 5~10min,捞出在太阳下晒2~3d再用;对不能刮 掉的少数杂菌菌材丢弃不用。 杂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pdf文档 DB5108-T22—2020 天麻设施化栽培技术规程 广元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08-T22—2020 天麻设施化栽培技术规程 广元市 第 1 页 DB5108-T22—2020 天麻设施化栽培技术规程 广元市 第 2 页 DB5108-T22—2020 天麻设施化栽培技术规程 广元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9:48:0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