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CCS B30 太 DB1401 原 市 地 方 标 准 DB1401/T 9—2020 平菇熟料大袋栽培技术规程 2020 - 01 - 17 发布 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2 - 17 实施 发 布 DB1401/T 9—2020 目 次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栽培条件......................................................................................................................................................... 1 5 栽培技术......................................................................................................................................................... 2 6 病虫害防治..................................................................................................................................................... 4 7 生产档案管理................................................................................................................................................. 4 I DB1401/T 9—2020 前 言 本标准根据 GT/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太原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监督实施。 本标准由太原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太原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全飞、吴俊华、刘瑞宇、闻磊、张永香、张琛、闫文雪、陈云霞、安耀卿、 张杰、畅变娥、刘巍、赵复泉、段春晖。 II DB1401/T 9-2020 平菇熟料大袋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平菇熟料袋栽生产技术及栽培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本标准适 用于熟料袋栽平菇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面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熟料栽培 培养料经拌料、装袋、常压灭菌、冷却、接种、养菌及出菇管理的一种栽培方式。 3.2 袋料栽培 选用 22 ㎝~24 ㎝×50 ㎝~55 ㎝×0.2 mm 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袋作为栽培容器的一种栽培方法。 4 栽培条件 4.1 生产环境 要求生产场地清洁卫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四周宽阔,空气流畅,周围无污染。 4.2 4.2.1 栽培场所 日光温室 日光温室菇房东西走向,顶高 2.8 m~3.3 m,跨度 7 m~9 m,长 30 m~60 m,具备门、通风口等 通风装置和防虫设施,能遮光、保温、保湿。 4.2.2 大棚菇房 菇房坐北朝南,顶高 2.5 m~3 m,跨度 7 m~10 m,长 20 m~60 m,具备门、通风口等通风装置 和防虫设施,能遮光、保温、保湿。使用前一月,揭膜曝晒数日,摆放菌袋前要严格进行空间和地面消 1 DB1401/T 9-2020 毒。 4.3 基质 4.3.1 木屑 除松、杉、柏等有芳香性油脂树种的木屑外,主要采用栎树、果树等阔叶树硬杂木树种木屑。要求 木屑颗粒直径 2~6 ㎜,色泽正常,无霉烂、无结块、未混入有毒有害物质。 4.3.2 棉籽壳 要求新鲜、干燥、未霉变、未被农药处理。 4.3.3 玉米芯 要求新鲜、无霉烂变质、干燥、颗粒直径要在 1 ㎝左右,使用前 1 天单独预湿。 4.3.4 麦麸、米糠、石灰、石膏 要求新鲜、无霉烂变质、干燥、无异味。 4.4 菌种 选择抗逆性强,抗杂菌力强,菌丝生长健壮,菇蕾产生整齐,高产、稳产等综合性状优良的菌株。 4.5 菇房清洁整理 菇房使用前要清除杂物、杂草等,平整地面,充分通风日晒;使用 2.5 %溴氰菊脂乳油 1500 倍~ 2500 倍液喷雾杀虫。施药后密闭 48 h~72 h;新建菇房使用前 1~3d 地面撒一层石灰粉进行消毒,旧菇 房用硫磺或气雾消毒剂进行消毒。 5 栽培技术 5.1 栽培季节的确定 春栽:12 月初~翌年 4 月下旬;夏栽:5 月上旬~8 月下旬;秋栽:9 月中旬~11 月下旬。 5.2 菌棒制备 5.2.1 配方 ①棉籽壳 63 %;木屑 20 %,麦麸或米糠 15 %,石膏粉 1 %,石灰 1 %,含水量 60 %~65 %。 ②棉籽壳 60 %;玉米芯 28 %;麸皮 10 %;石膏 1 %;石灰 1 %;含水量 60 %~65 %。 ③棉籽壳 45 %、玉米芯 45 %、麸皮 5 %、玉米粉 3 %、石膏 1 %,石灰 1 %,含水量 60 %~65 %。 5.2.2 配料 各种原料要称量准确,将称好后的各种原料干时搅拌均匀,之后用足量的水将石膏、石灰化开,倒 入料内搅匀;总加水量视料的干湿程度、天气情况等可适当增加或减少。调节含水量在 60 %~65 %%之 间,pH 8.0~9.0。 5.2.3 装袋 2 DB1401/T 9-2020 塑料袋使用 22 ㎝~24 ㎝×50 ㎝~55 ㎝×0.2 mm 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袋,用装袋机或手工装袋。要 求配方合理、装袋填料紧实、均匀,袋壁不破损,料袋湿重 3 ㎏~5 ㎏。两端扎口,拌料至装袋结束 不超过 4 h,防止酸变。 5.3 灭菌和冷却 将料袋合理摆入灭菌锅仓以后,大火加温,要求 4 h 内锅仓内的温度达到 98 ℃~100 ℃,在此温度 条件下,并保持 12 h~14 h。灭菌后将料袋运入无菌室冷却至 28 ℃以下。 5.4 消毒接种 5.4.1 接种箱消毒 接种箱采用气雾消毒剂消毒每立方米用量 5g~6g,消毒时间 40min~50min 后接种。 5.4.2 菇房消毒 菇房内开放式接种,用气雾消毒剂,每立方米用量 10g~12g,消毒时间 6h~8h 后可接种。 5.4.3 无菌室消毒 无菌室可采用紫外线、臭氧机消毒 8h~10h,关闭后方可接种。 5.4.4 接种 选择菌丝洁白、粗壮、浓密、无杂菌、无虫害、菌龄适当的菌种,将接种工具等放入接种室(接种 箱)进行消毒。接种前接种操作人员的手、菌种瓶外壁用 70%酒精或 40%新洁尔灭溶液擦拭消毒,接 种工具用酒精擦拭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接种时用接种工具去掉表面老化种块,用镊子或经过消毒的 手指,将接种块取出放入料袋的料面上,在菌袋的两头接上菌种,分别套上颈圈,用干净双层纸张封口。 5.5 养菌管理 5.5.1 养菌环境 要求温暖、干燥、洁净、通风,避光。 5.5.2 培养条件 温度 调节培养室温度在 22 ℃~25 ℃,料温不超过 28 ℃。恒温养菌,温差不能超过 3 ℃~5 ℃。发菌期 间每隔 7 d~10 d 翻堆一次,防止“烧菌”。 气温 20 ℃以下,堆高 6 层~8 层;气温 20 ℃~25 ℃时, 堆高 3 层~4 层。气温 25 ℃以上时,单层或双层摆放。 湿度 保持培养场所干燥,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 60 %~70 %。 通风 培养室要定时开门、开窗,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遮光 3 DB1401/T 9-2020 养菌期间室内要关闭门窗,窗户要进行遮光处理,保持养菌室黑暗。 5.5.3 检查成活率与污染率 在菌袋接种后 4 d~7 d 进行,翻堆去除污染的菌袋,每周检查一次。 5.6 出菇期管理 当菌丝长满袋后,向空间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当形成菌蕾时,去掉封口纸张。每天空中喷雾 2~ 3 次,空气湿度保持在 90 %~95 %。每天开门窗 1~2 次,保持菇房或菇棚内空气新鲜。当菌盖直径长 至 2 cm 大小时,可直接向子实体喷水。每天空中喷雾 3~5 次,空气湿度保持在 85 %~90 %。每天通 风 2~5 h,气温高时,将菇房门窗打开或将菇棚二侧的棚膜卷起,通风散热;气温低时,将门窗关闭。 5.7 采收 根据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合理采收。采菇时一手压住菌柄基部的菌棒处,一手捏住菇柄基部,先左右 旋转摇动,再向上轻轻拔起。避免菇根拔断留在菌棒内或带起大块培养料。 5.8 采后管理 采菇后要及时把菌棒表面的老菌膜除去,挖掉木霉等杂菌污染处,停水 1d~3d,让菌棒表面稍干 燥,促使菌棒内部的菌丝恢复生长积累营养,根据菌袋含水量进行补水继续出菇管理。 5.9 采收后废菌棒处理 及时清理采收后的菌棒,提倡进行资源化利用,防治造成污染。 6 病虫害防治 6.1 物理防治 搞好菇棚及周围环境卫生,清除棚室周围及内部杂草、杂物,特别是种菇后的菌渣,必须及早运出 远离菇房处,减少虫卵隐藏场所。人工捕
DB1401-T 9-2020 《平菇熟料大袋栽培技术规程》 太原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8:07:5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