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 30 65 新 疆 维 吾 尔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65/T 4559—2022 特色林果 新梅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Characteristic forest and fruit—Technical code for green production of prunus domestica L. 2022 - 05 - 09 发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 65/T 4559—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喀什地区林业工作站、喀什地区瓜果蔬菜产业发展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果 产业发展中心、巴州和静县乃门莫敦镇农牧业发展中心、喀什地区林业和草原局、伽师县农业农村局、 伽师县自然资源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标准化研究院、新疆简正智信标准化服务事务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健、易首全、李慧民、徐向宇、王磊、姑丽鲜·肉孜、任玲、吐尼沙古·瓦 斯力、孙东、雪莱提·亚生、艾尼瓦尔·扎米尔、邓坤、黎万泽、阿提克木·亚森、田武军、先木奴尔·热 合曼、潘艳艳、尹婷婷、刘敏。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喀什地区林业工作站。 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喀什地区林业工作站(喀什市世纪大道4号)、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黑龙江路69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 齐市新华南路167号)。 喀什地区林业工作站 联系电话:0998-2825635; 传真:0998-2825635; 邮编:844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联系电话:0991-5580237; 传真:0991-5580237; 邮编: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系电话:0991-2818750; 传真:0991-2311250; 邮编:830004 I DB 65/T 4559—2022 特色林果 新梅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新梅绿色栽培过程中产地环境、园地选择、品种、栽植、树体管理、土肥水管理、有 害生物防治及采收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新梅的绿色栽培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1~8321.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 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 5 园地选择 5.1 气候条件 果实发育期日平均气温在20 ℃~27 ℃,冬季最低气温不低于-25 ℃,有效积温4000 ℃以上,无 霜期180 d以上。 5.2 园地准备 5.2.1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质地为中壤土、轻壤土、沙壤土、沙土。 5.2.2 经过土壤改良后,选用砧木苗或嫁接苗建园,土壤总盐含量低于 0.6%,地下水位低于 1.5 m, 土壤 pH 值≤8.5。 5.2.3 选择地点四周林网化健全,地形平整,有灌溉和排水条件,附近无污染源及其它不利条件,交 1 DB 65/T 4559—2022 通运输便利。 5.2.4 栽植前对土地进行平整便于灌溉和排水。 5.3 防护林带 5.3.1 新梅园宜采用透风式林带,树种应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树冠高、寿命长,与果树无共同病 虫害,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中、高大乔木和灌木树种(新疆杨、钻天杨、胡杨、沙枣等)。 5.3.2 设置主、副林带,主林带应与当地主风方向垂直,由 4 行~8 行树组成,副林带由 2 行~4 行树 组成。 5.3.3 防护林面积占果园总面积的 8%~12%。 6 品种 6.1 主栽品种 新梅1号、新梅2号、新梅3号,主栽品种特性描述见附录A。 6.2 授粉树配置 6.2.1 新梅 1 号为主栽品种,其自花结实率高,不宜配置授粉树。 6.2.2 新梅 2 号、新梅 3 号为主栽品种,应配置授粉树用以提高座果率,新梅 1 号、新梅 2 号、新梅 3 号互为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行间按(2:1)~(3:1)的比例配置。 7 栽植 7.1 苗木选择 苗木选择质量见附录B。 7.2 栽植时间 实行春季栽植,在苗木萌芽前的 3 月中下旬~4 月中下旬进行。 7.3 栽植密度 株行距宜为(4 m×5 m)~(4 m×7 m),每亩24株~34株。 7.4 栽植方法 挖定植穴宽为0.8 m,深为0.6 m,每穴施10 kg~30 kg腐熟农家肥,将表土与腐熟农家肥拌匀,采 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定植。 7.5 栽后管理 7.5.1 栽后及时浇水,树盘可覆膜,立即定干,定干高度宜为 60 cm~80 cm,7 d 后树穴培土,并扶 正苗木。 7.5.2 定植 10 d~15 d 浇第二次水,二次水后每 20 d~25 d 浇一次水,6 月中下旬每株追施氮肥和 磷肥 50 g,8 月下旬停水。 2 DB 65/T 4559—2022 8 树体管理 8.1 树形 新梅 1 号、2 号、3 号宜选择自然开心形。 8.2 整形 主干高50 cm~60 cm,无中心干,3个或4个主枝均匀分布呈开心状,主枝开张角度60°~70°,每 主枝上选留3个或4个侧枝,树高2.5 m~3 m。 8.3 修剪 8.3.1 修剪时间 修剪主要以冬剪为主,一般在2月初~3月初,夏剪为辅,一般在5月~7月进行。 8.3.2 幼树期 8.3.2.1 幼树期修剪根据生长势宜短截枝长的 1/4~1/3,对其他枝条采用轻剪缓放或扭枝、圈枝、拉 枝的修剪方法,培养结果枝组。 8.3.2.2 冬季修剪以整形为重点,选留 3 个或 4 个主枝,撑、拉开展主枝角度 60°~70°,在主枝上 选留角度、方向合适的主侧枝,每年冬季对主枝和主侧枝延长头短截,剪口要留外芽,扩展树冠。 8.3.2.3 夏季修剪按整形要求撑、拉主枝开张角度。 8.3.3 初果及盛果期树 8.3.3.1 冬季修剪首先疏去重叠枝、竞争枝、瘦弱枝,为保留的主枝和侧枝让路,做到主次分明,进 一步撑、拉主枝、侧枝,开张角度,改善内膛和下层的光照条件。 8.3.3.2 对主枝、侧枝的顶端延长枝,应去强留中庸枝、斜生枝,主枝上的背上枝、干枯枝、病虫枝、 过密枝要疏除,斜生枝按 15 cm~20 cm 间距保留培养,促进形成健壮结果枝成结果枝组。 8.3.3.3 树体中、下部枝组及时回缩,回缩后先端发出的新梢,可选留 1 个中庸枝作延长枝,以削弱 顶端优势,延长下部短果枝的经济寿命。 8.3.3.4 夏季修剪以树冠内部直立旺长枝进行圈枝、拉枝、扭梢、轻摘心及疏除过密枝等为主。 8.3.4 衰老树 8.3.4.1 衰老树应疏除重叠枝、过密枝、病虫枝、下垂枝,打开光路、通风透光。 8.3.4.2 采取重剪,回缩骨干枝和较大枝组,更新树冠,部位最好在有较大分枝处发出的壮枝,培育 成骨干枝和枝组,构成新的树冠以结果枝组回缩更新为主,恢复树势。 8.3.4.3 对内膛和骨干枝上的徒长枝,进行短截或按倒压平,培养结果枝组,弥补树体下部光秃及枝 组衰退脱光现象。 8.4 花果管理 8.4.1 保花保果 8.4.1.1 当 25%的花开放后,喷施 0.2%尿素+0.2%硼砂+0.1%磷酸二氢钾的溶液。 8.4.1.2 盛花期及花后 7 d~10 d,喷施 0.1%花蕾保。 3 DB 65/T 4559—2022 8.4.2 花期放蜂 花期每 10 亩果园放 2 箱~3 箱蜂,于开花前一周提前将蜂箱放置于核果类果园内。每箱蜂群数量 3000 只以上。 9 土肥水管理 9.1 土壤管理 9.1.1 行间提倡间作油菜、豆类、饲草等绿肥作物,绿肥的种植见附录 C。 9.1.2 大力推进农家肥积造工作,增加有机肥源,农家肥积造见附录 D。 9.2 施肥管理 9.2.1 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394 的规定。 9.2.2 基肥 9.2.2.1 在果实采收后施基肥,基肥种类包括厩肥、绿肥等有机肥料。 9.2.2.2 幼树施基肥 3O kg/株~35 kg/株,盛果期果树施基肥 45 kg/株~5O kg/株。基肥一般采用沟 施,沟深 40 cm、沟宽 30 cm。 9.2.2.3 施肥方法包括以下 2 种: a) 环状沟施法:沿树冠外围投影处开环状施肥沟,将肥料均匀施入沟内,并及时填平; b) 轮换沟施法:在树冠外围两侧(东西或南北)挖施肥沟,东西、南北隔年轮换施肥。 9.2.3 追肥 9.2.3.1 1 年可追肥 2 次,分别在花前和果实膨大期追肥。 9.2.3.2 幼树每次每株施 0.1 kg~0.2 kg,盛果期每次每株施 1 kg 左右,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 钾为主的复混肥。 9.2.3.3 春季施氮、磷、钾肥的比例是 28:11:12(每千克复混肥约需 0.5 kg 尿素、0.25 kg 磷酸二 铵、0.25 kg 硫酸钾)。 9.2.3.4 夏季施氮、磷、钾肥的比例是 11:14:25(每千克复混肥约需 0.1 kg 尿素、0.3 kg 磷酸二 铵、0.6 kg 硫酸钾)。 9.2.3.5 追肥可采用沟施在树冠投影下东西、南北不同的方位挖深 15 cm、宽 30 cm 的追肥浅沟,施 肥后,及时回填土。 9.2.4 叶面追肥 9.2.4.1 a) b) c) 9.2.4.2 9.2.4.3 下列为常用的叶面肥及浓度: 螯合钙或腐殖酸钙 1%~3%; 缺铁黄叶病:0.3%~0.5%螯合铁; 缺锌症:0.2%~0.5%硫酸锌。 叶面喷施应选择阴天无雨或晴天上午或傍晚。 5 月中旬前后,每隔 7 d~10 d,喷施一次叶面肥,连喷 2 次~3 次。 9.3 灌溉 4 DB 65/T 4559—2022 9.3.1 灌溉水质量应符合 NY/T 391 中 6.1 条款的规定。 9.3.2 根据土壤墒情灌水,宜在花期前灌水。全年灌水 5 次,采用前促后控的原则。3 月中下旬花前 水,5 月上旬幼果膨大水,6 月上旬果实发育水,7 月中旬果实成熟前灌水,11 月初土壤封冻前灌越冬 3 3 水。灌水以沟灌或畦灌为宜,避免大水漫灌。果实成熟 20 d 前应控水,每年灌溉定额 400 m /亩~600 m / 亩。 10 有害生物
DB65-T 4559-2022 特色林果 新梅绿色生产技术规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09-29 05:11:5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