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指南
Prosthodontics guidelines for the aged
2021 - 06 - 25发布 2021 - 07 - 01实施 ICS 11.060.01
CCS C05
中华口腔医学会
团 体 标 准
T/CHSA 001-2021
中华口腔医学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HSA 001-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北京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洪臣、李鸿波、时权、郑东翔、陆支越、顾斌、刘娜、王东胜、王俊成、张
戎、刘乙颖。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HSA 001-2021
II 引 言
本指南主要针对老年患者的各种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及全身情况特点,供口腔修复医
师、口腔种植医师、全科口腔医师等相关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使用,推荐临床修复治疗,提高临床修复
效果,有利于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开展。
我国正在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均寿命不断延长,目前我国社会老龄化加速发展的问题不容忽视。老
年患者的牙体缺损、牙列缺损、牙列缺失发病率高[1],患者人数激增,并且其生理、病理状况复杂,对
口腔修复的期望值也在不断增加,是口腔修复学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必须制定相关的标准与指南。尤
其是近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越来越多的接触到口腔修复治疗的老年患者,相关的证据与经验等不断的
积累,因此制定相关的标准与指南的要求更加迫切。
本指南所列的为常见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处理建议,如临床中遇到罕见或者特殊病例,应视具
体情况并按照相应的原则进行诊治。本指南将在临床推广与应用中不断完善,在未来的循证证据支持下
定期修订。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HSA 001-2021
1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指南
1 范围
本指南给出了关于临床老年患者进行常规的口腔修复的治疗原则、 诊治技术要点的建议及注意事项。
本指南适用于从事临床老年口腔修复治疗的相关医师、医学生的培训、考核及临床应用参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老年人 the aged 3.1
在我国, 60周岁以上的人群被定义为老年人。
牙体缺损 tooth defect 3.2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外形和结构的破坏与异常, 表现为牙体失去了正常的生
理解剖外形,造成正常牙体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的破坏。
牙列缺损 dentition defect 3.3
由于部分牙齿缺失导致的恒牙牙列不完整。
牙列缺失 edentulism 3.4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上颌和 (或)下颌牙列的天然牙全部缺失, 当上下颌牙列中都无天然牙时又称为
无牙颌。
知情同意 informed consent 3.5
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和医生据此作出的诊断与治疗方案明了和认可。
患者评估 patient assessment 3.6
是指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手段,对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经济条件、疾病严
重程度等做综合评价。
4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总原则
安全 4.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HSA 001-2021
2 口腔修复治疗前应对患者的全身状况及风险进行评估,进行全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
治疗方案,修复治疗过程应注意安全。
有效 4.2
制定适合患者自身特点的修复方案, 修复方式侧重恢复咀嚼功能并尊重患者意愿, 兼顾舒适、 美观、
经济。
微创 4.3
治疗过程需时刻遵循微创理念, 操作精细精准, 减少疼痛或者不适, 缩短治疗周期及每次治疗时间。
健康 4.4
修复体的设计制作等应有利于维护口腔健康,便于清洁,利于老年患者根面龋、牙周病的防治,并
应将口腔卫生宣教贯穿始终。
知情同意 4.5
治疗前应取得患者知情同意;高龄老人可取得其直系亲属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对于有认知功能障
碍的老年患者,应取得其直系亲属或监护人的知情同意。
姑息治疗 4.6
对于老年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必要时可行姑息治疗,适当恢复患者牙列的形态与功能。
5 老年患者口腔修复基本流程
老年患者修复前全身情况评估 5.1
5.1.1 系统性疾病、慢性疾病评估
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偏大,生理器官逐渐衰退,常常伴随其他全身性疾病,且有时是多种疾病并存,
而多数疾病对患者的口腔修复有影响[2]。 此外, 还应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因此进行口腔治疗前,
必须对患者的疾病史有全面的了解,必要时请相关专科进行会诊,不但有助于修复治疗,也可避免不必
要的纠纷[3, 4]。
常见的老年修复患者相关系统性疾病有[5]:
a) 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此类患者可能在治疗中因局麻药影响或疼痛刺激等
发生血压变化、心率失常等,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影响;
b) 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甲状腺疾病等,此类疾病可能导致老年患者的种植
治疗的失败,尤其是血糖控制不良、严重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
c) 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此类患者在修复治疗时,容易受到水气等影响
发生呛咳,修复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体位,避免误吸;
d) 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等,此类疾病可能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对于有创操作应注
意,而对于病毒性肝炎推荐按常规传染病的治疗程序进行,如果是在急性期、传染期,应暂
缓口腔治疗;
e) 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对于认知障碍的应对其家属或监护人做好知
情同意;而对于肢体有不自主震颤的可能影响临床操作;
f) 泌尿系统疾病:如前列腺增生、肾功能不全等,老年男性前列腺疾病的患者,修复治疗过程
应简短,避免长时间操作;而肾功能不全则可能影响种植手术;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HSA 001-2021
3 g) 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此类疾病患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影响机体
功能,如需进行种植操作等需慎重。
5.1.2 用药史、过敏史、全身治疗史
对老年患者的用药史应有全面的了解,尤其是正在服用的,药物治疗史不但有助于了解患者目前身
体情况,也有助于帮助修复医师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常见的药物有[5]:
a) 抗凝药物:应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避免因有创的修复操作引起术后持续性出血;
b) 激素类药物、免疫调节类药物:此类药物及原发疾病可影响患者免疫力及机体功能,避免为此
类患者选择创伤较大的修复方式;
c) 镇静安眠药物: 此类患者的最好选择为固位力相对可靠的修复体, 并强调勿戴可摘义齿睡觉,
避免发生误吞;
d) 双膦酸盐药物:对正在服用此类药物或近期内服用过的患者应严禁进行颌骨手术,例如拔牙或
种植牙。
对于过敏史,也应全面了解,尤其是以前进行口腔治疗时相关的过敏史,避免因局麻药物等选择不
当引起过敏。
应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治疗史主要有以下几项:
a) 放化疗:口腔有创操作,例如老年患者修复前的拔牙、种植治疗等操作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伤
口不愈合、骨坏死等;
b) 心脏支架:有心脏支架的患者常规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进行有创操作(例如修复
前拔牙、牙槽嵴修整术、种植手术等)前应检测其凝血功能,必要时进行相关专科会诊;
c) 心脏起搏器:此类患者不 建议进行超声波洁牙、根测仪测量根长操作,如需要时可咨询心内
科医师;高速涡轮机产生的噪音也可能对此类患者有影响;
d) 助听器:超声波洁牙操作对部分助听器也可能产生影响,对于听力受损的患者同时建议对其
家属做好知情同意。
必要时可查看患者 3个月内相关检查报告。
5.1.3 口腔治疗史
多数老年人进行过多次的口腔治疗,了解患者的既往口腔治疗史,尤其是修复相关的病史,将有助
于医生帮助患者有效的选择适合患者的修复方法。
着重了解患者对既往口腔治疗或修复方式的感受与评价,明确患者的期望值,有利于修复方案的制
定。
老年患者修复前口腔检查 5.2
老年患者的口腔情况复杂,存在与其他修复患者不同的情况,因此在治疗前对其进行详细的检查十
分必要,目的是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种类、合适固位方式的修复体。
5.2.1 临床口腔检查
修复开始前,医师应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全面的检查与评估,老年患者口腔常常存在增龄性变化,除
了常规口腔修复前检查外,还要注意老年患者口腔增龄性变化[5-9]:
a) 牙体:余留牙常常有重度磨耗、松动或楔状缺损;
b) 牙周:牙龈退缩明显,临床牙冠增长;牙槽骨吸收明显;
c) 牙列:缺牙数目较多,甚至是无牙颌;
d) 咬合关系:垂直距离降低、面下 1/3高度降低、 咬合紊乱;
e) 腺体: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能力有限;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HSA 001-2021
4 f) 黏膜:可能伴有口腔黏膜的病变、黏膜感觉异常;
g) 颞下颌关节:颞下颌关节可能存在退行性改变。
治疗前仔细询问是否
T-CHSA 001—2021 老年口腔修复指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4: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