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CCS B35
海南 省 标 准 化 协 会
槟榔咖啡复合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2021-12-20发布 HNBX
南 省 标 准 化 协 会 团 体
T/
槟榔咖啡复合栽培技术规程
regulation for areca i ntercropping with coffee
海南省标准化协会 发 布
HNBX
团 体标 准
T/HNBX 128 —2021
槟榔咖啡复合栽培技术规程
ntercropping with coffee
2021-12-31实施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NBX 128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海南省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兴科热带作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海
南农垦热作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大(海南)兴隆咖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董云萍、张昂、黎秀元、赵青云、孙燕、龙宇宙、闫林、宗迎、李晓秋、黄海
文。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NBX 128 —2021
1
槟榔咖啡复合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槟榔咖啡复合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开垦定植、土壤管理、水分管理、施肥管理、
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海南地区槟榔中粒种咖啡复合栽培种植园的建立和园地管理, 不适用于在坡度较大无
梯田的槟榔园中配植咖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 358 咖啡 种子种苗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3603 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咖啡黑枝小蠹
DB46/T 77 槟榔生产技术规程
DB46/T 274 中粒种咖啡栽培技术规程
DB46/T 543 槟榔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槟榔咖啡复合栽培 compound cultivation of areca and coffee
指在同一土地经营单位上,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把槟榔与咖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一种
栽培模式。
3.2
槟榔单作园配植咖啡 planting coffee in areca monoculture garden
在已有单作槟榔园内,离槟榔树一定的距离合理配置咖啡植株,从而形成槟榔咖啡复合栽培模式。
3.3
咖啡单作园配植槟榔 planting areca in coffee monoculture garden
在已有单作咖啡园内,离咖啡树一定的距离合理配置槟榔植株,从而形成槟榔咖啡复合栽培模式。
4 园地选择与规划
4.1 立地条件、环境条件、土壤条件
新建槟榔园地条件选择参照DB46/T 543执行;新建咖啡园地条件选择参照DB46/T 274执行。
4.2 复合栽培配植方式
4.2.1 对角线交叉点配植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NBX 128 —2021
2 在平缓的新建园地, 咖啡和槟榔株行距均为2.5 m×3.0 m, 每公顷植咖啡和槟榔各1320株, 合计2640
株/公顷。定标时先按株行距2.5 m×3.0 m定好咖啡的位置,再把4株咖啡围成的长方形对角线交叉点处
定为槟榔的位置,咖啡的位置点和槟榔的位置点需用不同颜色的竹签标记好,以方便后期按正确的位置
定植槟榔和咖啡。种植图见附录A图A.1。
4.2.2 交替配植
在新建的平缓或梯田园地,咖啡和槟榔株行距均为4.0 m×6.0 m,每公顷种植咖啡和槟榔各825株,
合计1650株/公顷。定标时按株行距2.0 m×3.0 m定好挖穴位置,一行按1株咖啡1株槟榔,紧接着另一
行按一株槟榔1株咖啡,依次交替种植。种植图见附录A图A.2。
4.2.3 已有槟榔(咖啡)平缓园地对角线交叉点配植
在原槟榔(咖啡)平缓园地,按4.2.1的方法,将4株槟榔(咖啡)围成的长方形对角线交叉点处定
为咖啡(槟榔)定植位置,做好挖穴标记。
4.2.4 已有槟榔(咖啡)梯田地“品”字形配植
在原槟榔 (咖啡) 梯田种植行上两株槟榔 (咖啡) 株间中点向梯田内侧延长线适当位置定为咖啡 (槟
榔)定植位置,配置的咖啡(槟榔)与原槟榔(咖啡)植株形成“品”字形排列。种植图见附录A图A.3。
4.3 道路系统、排水系统、灌溉系统
参照DB46/T 274执行。
5 开垦与定植
5.1 整地
清理园地杂草、 灌木、 石头等杂物,坡度5°以上坡地修筑等高梯田或环山行, 田面宽2.0 m~2.5 m,
田面内倾3°~5°。
5.2 植穴准备
5.2.1 槟榔植穴
定植前1~2月开挖植穴,面宽×深×底宽为50 cm ×50 cm×40 cm,挖穴时将底土和表土分开,定植
前15 d回土,先将表土与10 kg腐熟有机肥、0.5 kg钙镁磷肥混匀填于植穴的下层,底土覆于上层,回
穴后植穴表面高于地面3 cm~5 cm。
5.2.2 咖啡植穴
面宽×深×底宽为50 cm×50 cm×40 cm,每穴施腐熟有机肥5 kg、钙镁磷肥0.25 kg。开挖时间、
挖穴、施基肥、回穴方法同5.2.1。
5.3 种苗准备
5.3.1 槟榔
品种宜选择“热研1号”槟榔。种苗选择有4片浓绿叶片、高60 cm的一年生无病虫害健壮苗定植,
质量符合DB46/T 543要求。
5.3.2 咖啡
品种宜选择“热研1号”、“热研3号”、“热研5号”、“大丰1号”咖啡。种苗选用6~8个月龄实
生苗或嫁接苗定植,质量符合NY/T 358要求。
5.4 定植时期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NBX 128 —2021
3 以春季、秋季定植为宜。定植时间宜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土壤湿度过大不宜定植。在已有咖啡园
配置槟榔,最好在咖啡截干更新时定植槟榔。
5.5 定植方法
定植方法如下:
--在植穴中心位置挖一个稍大于袋装苗土团的小穴;
--拆除营养袋,将苗置于植穴内,土团表面与地面平齐;
--分层回土并压实,保持土团不松散,回土至土团以上2 cm处;
--修筑树盘,树盘土面高度低于外围地面 3 cm~5 cm;
--淋足定根水;
--用秸秆、椰糠等材料覆盖树盘,覆盖物距离树干基部2 cm左右。
5.6 植后管理
槟榔参照DB46/T 77,咖啡参照DB46/T 274 规定执行。
5.7 补换植
定植20 d~30 d后检查种苗成活情况,应及时清理死株、弱株,并补植或换植种苗。
6 土壤管理
6.1 防杂草
幼龄期在行间种植矮生豆科绿肥、蔬菜等覆盖作物,或覆盖防草地膜。一年生豆科绿肥宜在盛花期
至谢花期将其翻耕埋入土壤,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
6.2 中耕除草
幼龄园,每年应除草2次~3次,保持树盘无杂草;结合除草进行培土,把露出土面的槟榔肉质根埋
入土中。
7 水分管理
7.1 灌溉
根据天气及土壤墒情,及时灌溉。
7.2 排水
雨季应及时排除园内积水。
8 施肥管理
8.1 施肥原则
考虑槟榔和咖啡生长对养分需求进行合理施肥推荐。施肥总量不宜超过单作的总和。按NY/T 496
的规定执行,合理协调有机无机养分比例,增施有机肥,控制化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8.2 幼龄树施肥
槟榔和咖啡统一进行施肥管理,推荐N:P 2O5:K2O为25:5:15的复合肥,每年施肥3次。2月~3月每株
每次施有机肥2 kg~3 kg、复合肥50 g~70 g,沿树冠外围挖宽30 cm、深20 cm的半圆形施肥沟,施入
肥料后覆土; 6月~8月、9月~10月各施一次复合肥50 g~70 g,沿树冠外围挖深10 cm半圆形浅沟撒
施,施后盖土;干旱季节结合灌溉,施0.5%的水溶性复合肥,每株每次2 kg~3 kg。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NBX 128 —2021
4 8.3 结果树施肥
槟榔和咖啡统一进行施肥管理, 推荐N:P 2O5:K2O为20:8:17的复合肥,每年施肥3次。 2月份施催花肥,
每666.7 m2施有机肥300 kg~500 kg、复合肥25 kg,沿槟榔或咖啡行间或株间挖宽30 cm、深20 cm的
长条形施肥沟,施入肥料后覆土; 壮果肥6月~7月, 施复合肥15 kg/666.7 m2; 供果肥8月~9月, 每666.7
m2施尿素15 kg、氯化钾10 kg。沿槟榔或咖啡株间或行间挖深10 cm长条形浅沟撒施,施后盖土。施肥
位置交替轮换。
8.4 槟榔叶面肥
每年3~4月和11~12月,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锌硼钾钙镁、或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2~3次,喷施
浓度按照产品说明书。
9 整形修剪
9.1 多干整形
定植后第1年,保留从树干基部萌生的健壮直生枝2~3条,培养成多干树形。在植株营养生长旺盛
的5~9月,及时抹除主干上萌生的直生枝,结果 3~4 年后,进行截干更新。宜在果实采收结束的4~5
月份,在主干离地20 cm~
T-HNBX 128—2021 槟榔咖啡复合栽培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3:5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