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 91.220 CCS P36 团 体 标 准 T/BMCA —001—2021 电梯井整体提升模板装置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s for integral lifting formwork device of elevator shaft 2021-12-20发布 2021-12-20实施 北京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BMCA —001—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市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协会提 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山东方正建筑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 二建设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建设 集团华北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天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中铁电 气化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四 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十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张连玉、李汉超、万永焕、齐阳阳、张林、王玉军、岳保强、姜涛、宁厚波、 许良、顾玉、寇泽林、王彬、李大伟、宁轶、秦红丽、谢晓琴、王军亮、张晓亮、王甫东、徐晓飞、刘 轶聆、林志华、王敬仪、马宗宝、吴玉强、董成哲、屈永吉、 高慧。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BMCA —001—2021 1 电梯井整体提升模板装置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梯井整体提升模板装置(以下简称电梯井装置)的装置组成、 性能指标、 施工要求、 装置验收 ,维护、保养与运输 等。 本文件适用于电梯井装置的制作与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190 —202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 GB/T 6892 —2015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挤压型材 GB 50204 —201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661 —2011 钢结构焊接规范 GB 50666 —2011 混凝土结构工 程施工规范 JGJ 80—2016 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 162—2014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程 JGJ 169—2009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T 5082.1 —1996 建筑机械与设备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整体爬模 integral climbing formwork 由液压系统、滚珠丝杠或齿轮、齿条带动模板、承重结构平台组成,主要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核 心筒竖向混凝土结构的整体爬升集成系统。 3.2 爬升系统 climbing system 为整体爬模提供动力的系统,由电机、蜗轮蜗杆减速机、齿轮、齿条、工作承重梁、爬升支承梁、 施工平台和导向架等组成,主要承受和传递竖向荷载。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BMCA —001—2021 2 3.3 工作承重梁 working load bearing beam 支撑爬模荷载或在爬升时支撑上层支承梁或下层支承梁的部件。 3.4 立柱 column 井道模板的主要构件,位于电梯井井道阴角转角位置,用于连接滑动型材。 3.5 爪臂 claw arm 支撑定位的构件。可通过调节装置和调节水平,保持内井平台底座与地面平行。 3.6 定位小盒 positioning b ox 用于预留爪臂支撑位置的部件。 4 电梯井装置组成 4.1 电梯井装置由爬升系统和井道模板组成。 4.2 电梯井装置 制作应符合产品设计图纸及技术文件。 4.3 制作用原材料应符合产品设计图纸规定,应有供货方的正式合格证。关键零部件所用原材料制造 厂应进行抽检试验,确认合格后方可装配。 4.4 标准件、外购件、外协件应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装配。 5 性能指标 5.1 爬升系统 5.1.1 爬升系统运行应平稳,无异常震动和冲击。 5.1.2 爬升速度应不超过 1.6 m/min,下降速度应不超过 1.8 m/min。 5.1.3 防坠安全器制动距离应不大于 1.5 m,动作速度 应不大于 0.5 m/s。 5.1.4 上层爬升平台载重应不大于 2000 kg。 5.1.5 上、下层爬升平台变形应不大于 10 mm。 5.1.6 导向架和导向轮磨损量应不大于 2 mm。 5.1.7 齿轮、齿条磨损量应不大于 3 mm。 5.1.8 调平机构应转动灵活。 5.1.9 操作者耳边噪声值应不大于 85 dB(A) ,井道模板外噪声值应不大于 80 dB(A)。 5.1.10 主要受力焊缝质量应符合 JG/T 5082.1 —1996中的 B级规定。 5.1.11 提升机构应设有制动器,其制动力矩应大于额定提升力矩的 1.5倍,制动器应设有手动释放装 置,动作应灵敏可靠。 5.1.12 电气部分要求如下: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BMCA —001—2021 3 a)电气接线应正确牢固 ,电机应装有保护装置; b)电源与地线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 10 MΩ; c)行程限位开关反应灵敏; d)过载保护反应灵敏; e)陀螺仪反应灵敏。 5.1.13 整机空载运行所需功率应不大于整机额定功率的 40 %。 5.2 井道模板 5.2.1 铝合金挤压型材的力学性能应符合 GB/T 6892 —2015中3.4的6061—T6的规定。 5.2.2 铝合金材质化学成分应符合 GB/T 3190 —2020中3.1的规定。 5.2.3 铝合金挤压型材的外观质量应符合 GB/T 6892 —2015中3.13的规定。 5.2.4 铝合金材料焊接时,应采用交流氩弧气体保护焊或钨极脉冲氩弧气体保 护焊,焊丝牌号应与母 材成分相匹配。 5.2.5 井道模板表面应进行防腐蚀处理。 6 施工要求 6.1 总则 6.1.1 电梯井装置施工步骤包括安放爬升系统、井道模板安装、整体模板组拼、混凝土浇筑、整体提 升、拆除、安全措施等。 6.1.2 施工前应按照施工步骤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6.1.3 施工前应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操作人员应熟悉电梯井装置施工方案、井道模板施工图、 支撑系统设计图。 6.1.4 电梯井装置进入施工现场时应进行井道模板、支撑的材料检查与验收,具体项目如下: a)检查电梯井装置出厂合格证; b)按井道模板及配件规格、品种与数量明细表、支撑系统明细表核对进场产品 的数量; c)井道模板使用前应表面应平整,无油污,破损和变形,若有焊缝,焊缝应无明显缺陷。 6.1.5 爬升系统安放前,需在电梯井装置使用前一层预埋爪臂定位小盒。 6.1.6 井道模板安装现场应设有测量控制点和测量控制线,并应进行楼面抄平和采取模板地面垫平措 施。 6.1.7 井道模板安装前表面应涂刷脱模剂,不应使用影响现浇混凝土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 脱模剂。 6.2 安装 6.2.1 电梯井装置安装前应具有下列文件: a)电梯井 装置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 b) 产品进场后安装前检查验收记录;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BMCA —001—2021 4 c) 电器元件的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6.2.2 应根据施工方案,将爬升系统吊装至预 埋爪臂定位小盒处进行安放。 6.2.3 应按照配模设计要求进行井道模板安装,井道模板配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墙两侧井道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应平直相对,穿插螺杆时不应斜拉硬顶,当改变孔位置时应采用 机具钻孔,不应用电、气焊开孔; b)应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井道模板、拉杆、套管的布置安装与装配,如钢筋遮挡孔应与需求方沟通 商定,采取措施; 6.2.4 拼装时,应先调平底座平台,将系统拼装、涂刷脱模剂后,再将内模井筒吊入到井道内。 6.2.5 调整完毕后,应检查井道模板部位与剪力墙壁是否牢固紧贴,梁的部分加固是否安全合理,对 于该加固的区域是否加固,对有缝 隙的区域需将缝隙堵住。严防跑浆漏浆。 6.2.6 爬升系统首次安装完毕后,应进行使用前检查与验收,检查与验收的项目与要求见表 1。 表1 爬升系统首次安装完毕后使用前检查与验收表 工程名称 编号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要求 检查结果 1 保证资料 专项施工方案 产品合格证 产品检验报告 2 附着设置 支承处混凝土的强度应不小于 20 MPa 支承 /附墙结构正常 3 结构与尺寸

pdf文档 T-BMCA 001—2021 电梯井整体提升模板装置技术要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BMCA 001—2021 电梯井整体提升模板装置技术要求 第 1 页 T-BMCA 001—2021 电梯井整体提升模板装置技术要求 第 2 页 T-BMCA 001—2021 电梯井整体提升模板装置技术要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3:5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