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T/GDCKCJH 051—2021 ICS 17.180.01 CCS N 33 条码检测仪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 for bar code verifier 2021-12-23发布 2021-12-23实施 广东省测量控制技术与装备应用促进会 发 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CKCJH 0 51—2021 I 目 次 前言.. ............................................................................. Ⅱ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要求 ............................................................................. 3 5 检测方法 ......................................................................... 4 附录A (资料性) 检测报告内容及内页格式 .............................................. 8 附录B (资料性) 检测报告记录格式 .................................................... 9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CKCJH 0 51—2021 II 前 言 条码检测仪目前尚无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和检测规范, 为规范该检测仪的性能要求和检测方法, 特参考GB 12904 -2003 《商品条码》、GB/T 12905 -2019 《条码术语》等制订本文件,作为仪器生 产、检测依据。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东省测量控制技术与装备应用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天溯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测计量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 市华溯智慧计量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宏勋、彭强、曾海钦、肖岩、刘春平、邓军、刘洪华、许亮、石霞、赖海 梁、李尚虹、高磊、廖桃兴、谭贝、冯周、彭水勇、汤文广、刘浩、王刚、张勇、颜训雄。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CKCJH 0 51—2021 1 条码检测仪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条码检测仪的术语和定义、性能要求及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 一维条码检测仪、 二维条码检测仪的检测,其他相同原理的条码检测设备可参考 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 12904-2003 商品条码 GB/T 12905- 2019 条码术语 JJF 1001 -201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3 术语和定义 GB 12904- 2003、GB/T 12905- 2019、JJF 1001 -20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可译码度 decodability 依据指定参考译码算法评定的、条码符号条空尺寸偏差测量值与最大允许偏差接近的程度。 [来源:GB/T 12905- 2019,6.28] 3.2 译码正确性 correctness of decode 用符合条码码制规范的方法对条码符号译码所得到的数据与该条码符号表示的数据相同的特性。 [来源:GB/T 12905- 2019,6.35] 3.3 条码 bar code 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组成的符号,可供仪器识读,用以表示一定的信息,包括一维条码和 二维条码。 [来源:GB/T 12905- 2019,2.1] 3.4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CKCJH 0 51—2021 2 一维条码 liner bar code;one -dimensional bar code 仅在一个维度方向上表示信息的条码符号。 [来源:GB/T 12905- 2019,2.2] 3.5 二维条码 two-dimensional bar code; 2D code 二维码在二个维度方向上都表示信息的条码符号。 [来源:GB/T 12905- 2019,2.3] 3.6 条反射率 bar reflectance; dark reflectance 条码符号中一个条内反射率测量的最小值。 [来源:GB/T 12905- 2019,6.10] 3.7 空反射率 space reflectance; light reflectance 条码符号中一个空或空白区内反射率测量的最大值。 [来源:GB/T 12905-2019,6.11] 3.8 X尺寸 X dimension 条码符号中单位模块的标称尺寸。 [来源:GB/T 12905- 2019,6.3] 3.9 Z尺寸 Z dimension 条码符号中单位模块实际尺寸的平均值。 [来源:GB/T 12905- 2019,6.4] 3.10 印刷对比度 print contrast signal 条码符号中空、条反射率之差与空反射率的百分比。 PCS ( ) / 100%sb sRR R= −× 式中: PCS——印刷对比度; sR——空反射率; bR——条反射率。 [来源:GB/T 12905- 2019,6.1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CKCJH 0 51—2021 3 3.11 符号反差 symbol contrast 扫描反射率曲线上最大反射率与最小反射率之差。 [来源:GB/T 12905- 2019,6.29] 3.12 尺寸误差 dimensional error 条码符号各部分的实际尺寸与相应的名义尺寸之差。 3.13 反射率误差 reflectivity error 条码检测仪的显示值与标准条码的溯源值之差。 4 要求 4.1 主要技术指标 条码检测仪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1、表2、表3。 表1 尺寸最大允差( MPE) 项目 A级 B级 印制品{X 尺寸或Z尺寸(mm)} ±0.018 ±0.035 胶片{X尺寸或Z尺寸(mm)} ±0.004 / 注:在不显示 X尺寸的情况下,用 Z尺寸代替 X尺寸进行检测 表2 反射率最大允差( MPE) 项目 A级 B级 反射率(%) ±5 ±6 符号反差 SC(%) ±3 印刷对比度 PCS(%) ±3 注:在不显示反射率项目的情况下,用符号反差 SC或印刷对比度 PCS进行检测。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CKCJH 0 51—2021 4 表3 译码正确性 X尺寸(mm) 译码正确性 0.264 不低于B级 0.330 不低于B级 0.660 不低于B级 注:X尺寸的译码正确性指 10次测量后都能达到 B级的识别尺寸,不能达到的就不再体现。 4.2 检测项目 一维条码检测仪检测项目为:尺寸、反射率、译码正确性。 二维条码检测仪检测项目为:反射率、译码正确性。 5 检测方法 5.1 检测环境条件 检测环境条件如下: a) 检测环境温度为( 23±5)℃,检测过程中室温变化不超过±5 ℃; b) 环境相对湿度:30%RH~ 80%RH; c) 检测设备周围应无明显的温差、气流和强电磁场等外部干扰。 5.2 计量标准器 标准条码的各项技术指标要求见表 4。 表4 标准条码技术指标 序号 名称 技术要求 1 X尺寸(或Z尺寸) U≤5μm(k=2) 2 反射率 U≤1.6%(k=2) 3 符号反差 SC U≤1.6%(k=2) 4 印刷对比度 PCS U≤1.6%(k=2) 5.3 检测程序 5.3.1 检测前的准备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DCKCJH 0 51—2021 5 检测前的准备如下: a) 检查确认检测仪调节旋钮、按键、开关均能正常工作,数字显示清晰完整; b) 按照说明书连接好条码检测仪,开启并检查光源、测量功能是否正常,同时扫描标准条码 一次,查看被校条码检测仪的测量结果,确定可检测的项目。 5.3.2 尺寸示值误差的检测 用条码检测仪对标准条码在条码中心位置处, 连续扫描 3次, 记录 X尺寸或Z尺寸

pdf文档 T-GDCKCJH 051—2021 条码检测仪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GDCKCJH 051—2021 条码检测仪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 第 1 页 T-GDCKCJH 051—2021 条码检测仪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 第 2 页 T-GDCKCJH 051—2021 条码检测仪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3:5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