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ICS13.080.01 CCSB10T/ZNZ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团体标准 T/ZNZ112—2022 连作障碍土壤改良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forsoilimprovementtocontrolcontinuouscropping obstacles 2022-05-13发布 2022-06-13实施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112—2022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上海化工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 究所、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志恒、张长波、徐明飞、王秋霞、崔兆杰、李慧杰、于国光、成杰民、姚燕 来、李艳杰、刘玉学、李辉、王汉荣、倪寿清、陈璐。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112—2022 1连作障碍土壤改良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作物连作障碍土壤改良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技术方法、适用条件和记录。 本文件适用于作物连作障碍土壤的改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286.1石灰石及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络合滴定法 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GB/T30366—2013生物质术语 GB38400肥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连作障碍continuouscroppingobstacles 由于同种或近缘作物连续种植造成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和生态失衡,导致作物病虫害加重、生长发育 异常、产量降低和产品品质变劣的现象。 3.2 生物质biomass 一切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包含除化石燃料外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以及由这些生命体排泄与代谢所产生的有机物质等。可分为农业生物质、林业生物质、城市固体废弃物、 动物废弃物等。 [来源:GB/T30366—2013] 3.3 封膜日晒法sealingfilmsolarizationmethod 晴热季节在土壤中撒施生物质等物料,土面封盖薄膜形成厌氧还原环境,并在烈日下暴晒提升耕层 土壤温度来改良连作障碍土壤的方法。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112—2022 23.4 淹水还原法waterfloodingreductionmethod 在土壤中撒施生物质等物料,结合持续淹水形成厌氧还原环境,来改良连作障碍土壤的方法。 3.5 休耕晒垡法fallowandsunupturnedsoilmethod 有计划地安排全年或季节性休耕,其间进行深耕翻土,使耕层土壤接受低温冻融、太阳暴晒、雨水 冲淋的一种连作障碍土壤改良方法。 3.6 生物防治法biologicalcontrolmethod 在土壤中施入木霉菌、芽孢杆菌和荧光假单胞杆菌等生防菌剂,来抑制土传病原菌等有害生物和改 善土壤生态,达到改良连作障碍土壤的方法。 3.7 化学熏蒸法chemicalfumigationmethod 在土壤中施入化学熏蒸剂,立即用薄膜密封,杀灭土壤中的有害生物,达到改良连作障碍土壤的方 法。 4技术方法 4.1封膜日晒法 4.1.1撒施生物质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将易降解的生物质(如禾本科和豆科等作物秸杆,十字花科等作物残体,绿肥、 豆粕、甘蔗渣、废菇料、畜禽粪等)短截或粉碎,于高温季节均匀地撒施在土壤表面。所用生物质的有 害物质限量应符合GB38400的要求,以干物质计的总用量宜控制在1kg/m2~2kg/m2,C/N(碳氮比) 宜控制在10~35,高碳和高氮类生物质应配合使用(参见附录A)。 4.1.2撒施石灰质物料 对于土壤pH值显著低于计划种植作物适宜范围的,宜加施石灰质物料(如熟石灰粉、生石灰粉、石 灰石粉或白云石粉等)。石灰质物料的质量要求和用量参见附录B,再结合土壤质地类型、耕层厚度、 土壤pH值拟调升幅度等估算相应田块的具体用量。 4.1.3翻耕 采用旋耕机立即将刚撒施的生物质和石灰质物料翻入土中。 4.1.4封膜 先整成平畦,灌水至耕层土壤持水量达到70%以上,再用两层透明或上层透明下层黑色的塑料薄膜 严密封盖。对于有棚架的土地,上层也可改在棚架上用棚膜严密封盖。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112—2022 34.1.5揭膜和松土通气 封膜时间达到附录C要求后揭膜,并松土通气。 4.1.6注意事项 4.1.6.1撒施石灰质物料时应穿戴乳胶手套、防尘口罩和套鞋,并避免在雨天进行。 4.1.6.2封膜后应仔细检查薄膜是否出现破损,周边是否封压严密,并确保土壤在要求的封闭时间内持 续处于密封状态。 4.2淹水还原法 4.2.1撒施生物质和石灰质物料及翻耕 按照4.1.1~4.1.3的规定执行。 4.2.2灌水封土 及时灌水淹没土壤,并持续保持土面上有10cm以上水层封闭土壤; 4.2.3排水落干和松土通气 淹水持续封闭土壤时间达到附录C要求后排水,适当干燥后松土通气。 4.2.4注意事项 4.2.4.1撒施石灰质物料时应穿戴乳胶手套、防尘口罩和套鞋,并避免在雨天进行。 4.2.4.2灌水封土期间要正常检查是否有漏水,必要时及时补充灌水,并确保土壤在要求的封闭时间内 持续处于淹水状态。 4.3休耕晒垡法 连作障碍比较轻的可选择季节性休耕,宜安排在冬季或夏季;连作障碍严重的应采用全年休耕。休 耕期间,应在寒冬和盛夏初期排干积水进行深耕翻土后晒垡,隔20d~40d后再翻耕一次;其他时间如 杂草茂盛,可再行翻耕。土壤有机质或pH偏低的,可在深翻前分别加施生物质(参见4.1.1)或石灰质 物料(参见4.1.2)。 4.4轮作法 应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技术经济可行性,选择对导致该种植区域产生连作障碍的土传病原菌、土居 害虫及土壤理化和养分缺陷等有较强抗耐性,并有利于土壤生态恢复的作物进行轮作。通常宜选择水旱 轮作,豆科作物与非豆科作物轮作,禾本科作物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粮油、果蔬、烟草和中药材等与 绿肥和饲草作物轮作。 4.5生物防治法 4.5.1菌剂选用 宜选用木霉菌、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杆菌等土传植物病害生防菌剂,并应获得国家农业主管部门 的使用登记。 4.5.2处理方法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112—2022 4参照菌剂产品说明书,在作物生长期或换茬间隙适当松土后用生防菌剂稀释液灌根或浇土。常用菌 剂的使用剂量和方法等参见附录D。 4.5.3注意事项 不宜与封膜日晒法、淹水还原法和化学熏蒸法同时使用,但可在这些方法的全部程序完成后配套使 用。 4.6化学熏蒸法 4.6.1熏蒸剂选择和预备 从我国获得使用登记的土壤熏蒸剂中选择安全有效的产品,如棉隆、氰氨化钙、威百亩和异硫氰酸 烯丙酯等,并参考附录D或产品说明书中的使用剂量预备。 4.6.2施药和封膜方法 根据所选用熏蒸剂的剂型,参照其产品标签或说明书的规定,采用如下方法之一施药和土面封膜: a)灌溉施药法:适用于能溶于水的熏蒸剂剂型。施下基肥后翻耕,将土壤耙细整平,药剂兑水 均匀浇入土中,然后立即用塑料薄膜严密封盖土面;如有滴灌系统,则整地后先封盖好土面, 然后通过滴灌系统将药液施到土壤中。兑水量以能渗透湿润10cm~20cm土层为度(一般用 水量15L/m2~45L/m2)。 b)混土施药法:适用于微粒剂等固体型熏蒸剂剂型。将基肥和熏蒸剂均匀撒施到土里,然后用 旋耕机翻耕和耙细土壤,浇水至土壤含水量达到持水量的60%~70%,并立即用塑料薄膜严密 封盖土面。 c)注射施药法:适用于液体类熏蒸剂剂型。施下基肥后翻耕,将土壤耙细整平,用专用手动注 射器或机动注射消毒机施药(注射孔间距30cm左右),立即用土封好注射孔。施药后及时用 塑料薄膜严密封盖土面。 4.6.3熏蒸和通气 在密封条件下熏蒸,时间达到附录C的要求后,先于傍晚揭开薄膜的边角通气,并设立明显标志警 示人员不要在通气口处长时间停留。第二天全部揭除地膜并松土通气。 4.6.4土壤安全性测试 通气时间达到附录C要求后,按照附录E方法进行测试,确认土壤安全性。 4.6.5注意事项 4.6.5.1熏蒸剂的使用应尽量均匀,土壤封膜应及时和严密。 4.6.5.2整个熏蒸过程应参照GB12475的规定做好职业和环境危害的防护。特别是施用地点不宜紧邻水 体或禽畜养殖场;撒施时要佩戴口罩、帽子和橡胶手套,穿长裤、长袖衣服和胶鞋;未用完的熏蒸剂要 密封,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库房内,不应与人畜同室。 5适用条件 各种土壤改良技术方法适用的连作障碍类型和条件见表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112—2022 5表1不同改良技术适用的连作障碍类型和条件 序号技术名称适用连作障碍类型 适用条件 备注 1封膜日晒法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和生态失衡高温季节、换茬空隙期 连作障碍严重时可与化学熏蒸法结合 2淹水还原法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和生态失衡有良好的淹水条件、较长的 换茬空隙期温度高更有利;可与封膜日晒法结合 3休耕晒垡法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和生态失衡有冰冻、晴热和(或)多雨 季节注意是否符合当地的政策导向 4轮作法 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和生态失衡轮作作物的适

pdf文档 T-ZNZ 112—2022 连作障碍土壤改良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ZNZ 112—2022 连作障碍土壤改良技术规范 第 1 页 T-ZNZ 112—2022 连作障碍土壤改良技术规范 第 2 页 T-ZNZ 112—2022 连作障碍土壤改良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8 17:32:3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