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标准网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620467.2 (22)申请日 2021.12.27 (71)申请人 西南石油大 学 地址 610500 四川省成 都市新都区新都大 道8号 (72)发明人 丁亮亮 陈文康 刘军严 朱海  廖涛 张强  (74)专利代理 机构 成都知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1325 代理人 马晓静 (51)Int.Cl. G06F 30/20(2020.01) E21B 47/047(2012.01) G06F 119/02(2020.01) G06F 119/14(2020.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超深井油套环空液面高度的确定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超深井油套环空液面高度 的确定方法, 该方法包括: 建立井筒压力场模型; 建立油套环空液面高度确定模型; 模型求解; 基 于井筒压力场模 型、 油套环空液面高度确定模型 和模型求解方案, 利用数值求解方法求解油套环 空液面高度。 该方法确定的油套环空液面高度是 该油套持续环空压力井的油套环空液面高度, 随 后企业即根据该方法得到的油套环空液面高度 来进行油套持续环空压力井评价, 进而保障超深 井完整性。 本发明方法够准确确定油套环空液面 高度。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11页 附图1页 CN 114254520 A 2022.03.29 CN 114254520 A 1.一种超深井油套环空液面高度的确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建立井筒压力场模型; 获取油套环空和 “B”环空的压力场, 根据所述压力场得 到油管柱内外壁压力, 生产套管柱内外壁压力和油套环空压力数值大小; 所述“B”环空是生产套管与中间套管之间的环空; 步骤二: 建立油套环空液面高度确定模型; 根据步骤一获取的结果来获取泄压前后油 套环空中气柱体积与液体 体积, 得到泄压前后油套环空内气体 体积的变化 量; 步骤三: 模型求解; 根据步骤二建立的模型来获取泄压前后油套环空内气体物质量的 变化量, 从而得到超深井油套环空液面高度; 步骤四: 模拟数值计算, 根据步骤一至步骤三的结果得到超深井油套环空液面高度的 具体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一包括: (1)建立井筒压力场模型: 油套环空到 “B”环空从内向外分别为油管(6)、 油套环空液体(7)、 生产套管(4)、 水泥 (3)和中间套管(5); 获取准确的井筒压力场是进行超深井油套环空液面高度确定的基础; 根据井筒气体受力平衡条件, 得 出气体在油管柱内流动的压降为: 式中: f为壁面摩阻系数; l为油管柱 长度, 单位: m; ρ 为气体密度, kg/m3; v为气体流速, m/ s; d为油管柱内径, m; △p为气体在油管柱内流动的压降, MPa; 对于气体在油套环空内流动, 半径取水力相当半径, 则气体在油套环空内流动的压降 由下式计算: 式中: dci为生产套管柱内径, m; dto为油管柱外径, m; 针对气柱段的油套环空压力计算, 气柱在单 元密封油套环空长度内的压力计算 为: 式中, h为井的垂深, m; g是重力加速度, m/s2; Pgas为针对气柱段的油套环空压力, MPa; 针对液柱段的油套环空压力计算需要考虑液柱重力压力, 为: Pliquid=Pct+ρlgHliquid      (4) 式中, Pct为气柱在油套环空液面 的压力, MPa; Hliquid为油套环空中液柱长度, m; ρl为油 套环空液体密度, kg/m3; Pliquid为针对液柱段的油套环空压力, MPa; 对于气体相对密度的计算需要考虑气体 状态方程: 式中: γg为气体相对密度; Zg为气体偏差因子, 无因次; R为气体常数, MPa.m3/ (kmol.K); p为井筒压力, MPa; Tg为井筒温度, ℃;权 利 要 求 书 1/4 页 2 CN 114254520 A 2根据以上计算公式, 结合泄压前的井口压力, 便得 出整个井筒的压力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 征在于, 所述 步骤二包括: 假设:①油管柱和油套环空内的气体沿井筒轴线向井口流动; ②井筒温度场不随时间 变化;③各时间段内, 油管柱内气体泄漏为稳定的渗流过程; ④气体泄漏过程中, 储层压力 不变;⑤泄压前井筒内的油管柱和套管柱已发生变形; ⑥ “B”环空内存在气体; 首先考虑超深井油套环 空泄压前, 根据油管柱 ‑油套环空液体‑多层套管柱系统力学特 性分析, 考虑温度和压力共同作用, 油套环空中气柱体积与液体 体积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H0为坐封封隔器的井深, m; Vyz为油套环空液体 的体积, m3; Vgz为油套环空中气柱 的体积, m3; ttub为油管柱内半径, m; ccas为生产套管柱外半径, m; Rto1为泄压前油管柱外半径 径向变化量, m; Rpci1为泄压前生产套管柱内半径径向变 化量, m; H1为泄压前的油套环空液面 高度, m; Hi为油套环空位置, m; 若油管柱和生产套管柱发生变形, 造成油套环 空体积变化, 则假设水泥、 油套环 空液体 及油管柱和生产套管柱为线弹性材料, 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得到油管柱和生产套管柱的径向 位移, Rto1和Rpci1的计算如下: 式中, ε为油管柱和生产套管柱的泊松比; τ为油管柱和生产套管柱的热膨胀系数, K‑1; btub为油管柱外半径, m; E为油 管柱和生产套管柱 的弹性模量, MPa; bcac为生产套管柱内半 径, m; ΔTt为油管柱内外壁温差, K; Pt1、 Pt2为油管柱内外壁压力, MPa; ΔTc为生产套管柱内 外壁温差, K; Pc1、 Pc2为生产套管柱内外壁压力, MPa; r为油管柱和生产套管柱的半径, m; 经过t时刻泄压后, 此时油套环空压力改变, 考虑到油套环空液体受到的压缩力较小, 从而引起油套环空液面高度下降, 导致油套环空液体体积改变; 在考虑温度和压力对油套 环空液体压缩系数的影响下, 将整个油套环空液体分成n份微元段, 计算每段油套环空液体 压缩系数, 同时计算油套环空液体 体积变化 量为: 式中, ΔVys为油套环空液体在压缩力作用下的体积变化, m3; Pa2i为第i微元段的油套环权 利 要 求 书 2/4 页 3 CN 114254520 A 3

.PDF文档 专利 一种超深井油套环空液面高度的确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一种超深井油套环空液面高度的确定方法 第 1 页 专利 一种超深井油套环空液面高度的确定方法 第 2 页 专利 一种超深井油套环空液面高度的确定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2:21:47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